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忠的意思、孤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忠的解釋

(1).忠貞自持,不求人體察的節操。 宋 曾鞏 《韓魏公挽歌詞》:“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艱急見孤忠。”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忠良會邊》:“隻恐孤忠有功難建,須期個地轉天旋,要使離人再得圓。” 清 宋儒醇 《南渡》詩:“獨有 史督輔 ,盡瘁繼以死。一片孤忠心,衆口6*交肆毀。”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獨力難将 漢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貞自持的人。 清 蔣士铨 《冬青樹·自序》:“竊觀往代孤忠,當國步已移,尚間關忍死於萬無可為之時,志存恢復。”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孤忠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孤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解釋:

  1. 忠貞自持的節操
    指人在逆境中堅守忠誠,即使不被理解或支持,依然保持高尚的節操。例如宋代曾鞏在《韓魏公挽歌詞》中寫道:“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艱急見孤忠。”,明代王世貞的《鳴鳳記》也提到“孤忠有功難建”,均體現了這種不屈的氣節。

  2. 指代忠貞自持的人
    也可用來形容具有上述品質的人。清代蔣士铨在《冬青樹·自序》中稱“往代孤忠”為在國家危難時仍堅持信念的志士。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曆史人物,可參考古典詩詞及史書中的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孤忠的意思

孤忠是一個名詞詞組,意思是指一個人孤獨地忠誠或堅定地忠誠。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孤忠由兩個部首組成:孓(左邊部首)和心(右邊部首)。

孓的筆畫數為4,心的筆畫數為4。

來源

孤忠一詞最初出自于《三國演義》,在小說中形容孤立而又忠誠的人物劉備。後來逐漸被人們引申為形容那些堅守信仰、忠于朋友或國家的人。

繁體

孤忠的繁體為「孤忠」,部首和筆畫數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寫法有所不同。有關孤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孤」字的上方多了一個「犬」字,表示忠誠如狗一樣。

例句

1. 他一生孤忠于家族的使命,從不輕易放棄。

2. 這個戰士是一位孤忠的守衛,無論敵人多麼強大,他都不會退縮。

組詞

孤獨、孤單、忠誠、忠心

近義詞

忠誠、忠心、忠貞、堅定

反義詞

背信棄義、無恥、狡詐、不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