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的意思、抱膝的詳細解釋
抱膝的解釋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每晨夕從容,常抱膝長嘯。” 唐 白居易 《邯鄲冬至夜思家》詩:“ 邯鄲 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樓桑》詩:“天下 卧龍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蕭芷厓 《冬日村居》詩之一:“小窗時抱膝,閑撿舊農書。”
詞語分解
- 抱的解釋 抱 à 用手臂圍住:擁抱。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取)。 圍繞,環繞:山環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亦指後面毗連的小房子)。 胸懷願望,志向:抱負。 心裡存着,懷有:抱怨。抱
- 膝的解釋 膝 ī 大腿和小腿相連的關節的前部:膝蓋骨(亦稱“髌骨”)。護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時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後用作對父母的敬辭)。奴顔卑膝。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抱膝”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
文學意象:以手抱膝的坐姿,表現沉思或孤獨狀态
-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描述諸葛亮“抱膝長嘯”的日常姿态,體現其胸懷抱負卻未遇明主的深沉思考。
- 唐代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中“抱膝燈前影伴身”,通過此動作強化了羁旅孤寂的意境。
- 宋代文天祥詩句“多少空抱膝”則借典故表達對懷才不遇者的感慨。
-
中醫術語:髌骨骨折固定工具
- 指用藤條/竹條制成的環形器具,通過四邊系帶固定膝蓋,用于治療髌骨骨折。
- 該器具需略大于膝蓋骨,屬于古代中醫骨傷科特色療法。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中,“抱膝”動作也常出現在瑜伽、心理疏導等場景,表達自我保護或尋求安定的肢體語言,但此用法尚未形成詞典收錄的固定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膝》是一個常見的詞語,意思是坐下時抱住膝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手部偏旁部首“扌”和膝蓋部首“月”。它的筆畫數是13畫。
《抱膝》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它用來形容人們在休息或思考時,将雙臂搭在膝蓋上,形成抱住膝蓋的姿勢。這種姿勢可以讓人感到安穩和放松,常常被用來表達内心的憂思或愁緒。
在繁體字中,《抱膝》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對于《抱膝》這個詞來說,并沒有特别大的變化。
以下是《抱膝》的例句:
1. 他在書房裡抱膝靜坐,思考着人生的意義。
2. 小女孩坐在地上,抱膝而泣,讓人心疼。
與《抱膝》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1. 抱腿:用手抱住膝蓋以上的部分,表示牢固地握住。
2. 托腮:用手托住下巴,支撐頭部,形成靜思的姿勢。
與《抱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是沒有一個确切的。
希望這些回答是你所需要的信息!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