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母的意思、三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母的解釋

(1).指 周 代三位賢母。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室三母》:“三母者, 太姜 、 太任 、 太姒 。”《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 有虞 二妃, 周 室三母,修行佐德,思不踰閾。” 李賢 注:“三母,謂 後稷 母 姜嫄 , 文王 母 大任 , 武王 母 大姒 也。”

(2).古時諸侯、大夫養子,從衆妾中擇三人為子師、慈母、保母,稱為三母。《南史·儒林傳·司馬筠》:“《内則》雲:‘擇於諸母與可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此言擇諸母,是擇人而為此三母,非謂擇取兄弟之母也。”參閱《禮記·内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獻記載。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傳統含義(主流解釋)

  1. 周代三位賢母
    指周朝三位傑出女性:太姜(周太王妻)、太任(周王季妻)、太姒(周文王妻)。她們以德行著稱,輔佐丈夫治國,被視為母儀典範(《列女傳·周室三母》)。另有文獻将姜嫄(後稷之母)納入,形成不同版本。

  2. 古代貴族教育制度中的角色
    諸侯、大夫養育子嗣時,從妾室中選三人分别擔任:

    • 子師:負責道德禮儀教育;
    • 慈母:照料日常生活;
    • 保母(同“保姆”):保障身體健康。

二、現代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提及“三母”可指代母親、嶽母、婆母,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民間引申。

三、使用示例

建議在學術或曆史語境中采用傳統解釋,現代家庭關系表述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母

三母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妻子的母親、丈夫的母親、以及丈夫的祖母,也就是妻子和丈夫在家庭中的母親角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的構造,可以拆分出三個部首,分别是“女”、“父”以及“亻(人)”。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三母”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離騷》這首古代詩歌中。繁體字的寫法為「三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包含了更多的筆畫和複雜的結構。對于“三母”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和現在的寫法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的妻子、婆婆和丈母娘都是他的三母。

2. 三母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起着重要的支持和照顧角色。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三母女、三母父、三母姐妹。

近義詞:婆婆、丈母娘。

反義詞:三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