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是中國現當代著名詩人,其名字和創作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對“艾青”一詞的詳細解釋:
原名與筆名
艾青原名蔣正涵,字養源,號海澄。1933年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時首次使用筆名“艾青”,此後以此名聞名于世。
生平軌迹
生于浙江金華畈田蔣村,幼年由貧苦農婦撫養至5歲。1928年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後赴法國留學學習繪畫。1932年回國後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因參與革命活動被捕入獄,在獄中轉向詩歌創作。
代表作品
藝術風格
文學貢獻
艾青被譽為“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其創作推動新詩發展,并影響了後輩詩人。
國際認可
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1991年獲意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
社會身份
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晚年緻力于國際文化交流。
“艾青”一詞既指代詩人本人,也象征其作品中貫穿的對光明、土地與人民的深沉情感。他的詩歌跨越時代,成為民族精神與藝術追求的經典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可參考《艾青詩選》。
艾青,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中國現代文學家艾青。他是20世紀中國文學界的重要人物,以其深刻的詩詞作品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
艾青的拆分部首是"艹"和"青"。其中,"艹"是草的部首,表示與植物相關,而"青"則是青色的意思。艾青總共由9畫組成,其中"艹"部3畫,"青"部6畫。
艾青的字面意思來自于植物的名稱,并沒有特定的來源或典故。
艾青的繁體字為「艾青」,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艾青」這個詞的字形并不一定與現代相同,因為漢字的字形經曆了演變和改革。然而,目前可用的文獻中并沒有記載古時候「艾青」的具體字形。
他的詩歌充滿了艾青特有的熱情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艾草、青春、清青、詩青
綠色、蒼翠、清新
枯萎、衰敗、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