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熏爐裡的香氣。 唐 韋應物 《觀早朝》詩:“禁旅下城列,爐香起中天。” 宋 蘇轼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2).香爐裡的香。 唐 馬戴 《宿陽台觀》詩:“玉洞仙何在,爐香客自6*焚。” 南唐 李璟 《望遠行》詞:“夜寒不去寝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爐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爐香漢語 快速查詢。
關于“爐香”的詳細解釋如下:
“爐香”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lú xiāng,包含兩層含義:
當代文學中可用于營造古典氛圍,例如:“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
該詞兼具物理屬性(香料)與感官意象(香氣),常見于詩詞中以物喻情,或通過焚香場景烘托環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辭海》等工具書()。
爐香(lú xiāng)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它的基本意思是指從火爐中散發出來的香氣。
爐香的第一個字“爐”是由火字旁和戶字底構成,它的拆分部首是火,總共有四畫;第二個字“香”是由艹字頭和香字底構成,它的拆分部首是艹,總共有九畫。
“爐香”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左傳》中,用以描述祭祀時爐中飄出的香氣。在古代文化中,爐香被視為一種祭品,人們将其燃燒在祭壇上,以祭祀神靈。
爐香的繁體寫法為「爐香」。
在古代,爐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整體結構保持基本不變。人們常常使用篆書、隸書等獨特的字體來書寫爐香。
1. 在寺廟裡,燃燒的爐香散發出濃郁的香氣,讓人心生敬仰。
2. 過年時,家家戶戶的火爐上都會焚燒爐香,以求一年平平安安。
爐香根據意義可以衍生出一些相關的詞語,如:爐火純青、爐火旺盛等。
爐香的近義詞有焚香、熏香等。
爐香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但不同于香氣的氣味則可視為一種反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