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先烈的意思、先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先烈的解釋

(1) [martyr] 對烈士、殉難者的尊稱

革命先烈

為諸先烈。——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

諸先烈之犧牲

先烈遺志

詳細解釋

(1).祖先的功業。《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孔 傳:“使能繼先王之功業。” 南朝 梁 沉約 《南郊恩诏》之三:“仰尋先烈,思緻升平。”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 魏 晉 以來,逮相師法,用以叙先烈,述祖德。”

(2).建有功業的先人。 唐 杜牧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禮部尚書崔公行狀》:“易名定謚,為國常典,敢書先烈,達于執事,附于史氏雲爾。” 宋 司馬光 《進古文孝經指解表》:“伏惟尊號皇帝陛下,純孝之性發於自然,動靜雲為,必咨訓典,起居出入,不忘先烈。” 清 錢謙益 《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爾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巋然;爾尚佽我多艱,無忘先烈。”

(3).對烈士的尊稱。 徐特立 《論國民公德》:“愛國不要成為完全是思想上的,要用愛國的思想推動行動,并且不要忘記百年來為祖國流血的先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先烈”一詞的詳細解釋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一、基本含義 指為民族、國家或正義事業獻出生命的傑出人物,是對烈士的尊稱。現代語境中特指革命戰争時期犧牲的英雄人物,如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提到的"諸先烈"。

二、詞義演變

  1. 古代用法
    原指祖先建立的功業(《書·冏命》),或功勳卓著的先人(南朝沈約《南郊恩诏》),如魯迅曾用"先烈"指代曆史上有建樹的前輩。

  2. 現代延伸
    發展為專指為社會發展獻出生命的仁人志士,強調"用生命和鮮血為後人奮鬥"的犧牲精神。

三、使用特點

該詞常見于紀念性語境,承載着對犧牲者的崇高敬意與曆史傳承意識。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先烈 - 詞義

《先烈》是指為國家、民族事業英勇犧牲的人,即先人們為我們建立了功勳和殊勳的前輩。

先烈 -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先烈》的部首分别是“人”和“火”,總共有七畫。

先烈 - 來源

《先烈》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用于表達對早已過世但功績卓越的人的尊稱。在這之後,這個詞逐漸用來指代那些為國家、民族事業而英勇獻身的人。

先烈 - 繁體

《先烈》的繁體字為「先烈」。

先烈 - 古時候漢字寫法

《先烈》一詞的古時候寫法為「先烈」。

先烈 - 例句

1. 我們應該銘記先烈們為我們民族獨立和幸福付出的努力。

2. 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那些英勇的先烈而建立的。

先烈 - 組詞

1. 先烈紀念:對先烈們進行紀念和追思。

2. 先烈遺志:指先烈們的理想和志向。

3. 先烈精神:指先烈們為了國家、民族事業而表現出的頑強奮鬥的精神。

先烈 - 近義詞

1. 先賢:指在曆史上有傑出成就或貢獻的人。

2. 志士:指有志向和抱負,勇于為國家或民族事業而奮鬥的人。

先烈 - 反義詞

1. 後生:與先烈相對,指活在現在、年輕一代的人。

2. 衰亡:與先烈的英勇事迹相對,指國家或民族的沒落和衰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