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ry]∶焦枯
枯焦的屍骨
(2) [withered]∶幹枯
久旱不雨,禾苗枯焦
(1).幹枯。多用以形容旱天中的植物。《後漢書·魯恭傳》:“ 三輔 、 并 、 涼 少雨,麥根枯焦。”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天地否隔,萬物枯焦。百姓喁喁,無所控訴。” 唐 白居易 《月夜登閣避暑》詩:“迴看歸路旁,禾黍盡枯焦。”《水浒傳》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陳毅 《贛南遊擊詞》:“滿山抄,草木變枯焦。敵人屠6*殺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
(2).指旱焦的禾苗。 宋 陸遊 《急雨》詩:“彈壓旱氣蘇枯焦, 祝融 退聽不敢驕。”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枯焦漢語 快速查詢。
“枯焦”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物體因缺水或高溫而失去生機、幹枯萎靡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看,“枯焦”既是一個具象描述自然現象的詞彙,也可通過文學化表達傳遞深層意蘊。如需更多古籍例句或用法,可參考《後漢書》《搜神記》等文獻。
《枯焦》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植物因失去水分或受到高溫燒焦而枯萎、幹燥的狀态。
《枯焦》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火,共有10畫。
《枯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字形簡化前的繁體寫法為「枯焦」。
在古時候,「枯焦」的寫法與今天所見基本一緻,表達的含義也相同。隻是在字的形狀上略有區别,例如更多的橫畫和豎畫。
1. 夏天來臨,陽光炙烤下,農田裡的莊稼開始枯焦。
2. 老人回憶起幹旱年份,想起了曾經一片枯焦的土地。
與《枯焦》相關的常用詞語有:
枯燥、焦慮、焦急、枯竭、焦黑。
與《枯焦》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幹枯、焦幹、焦枯、焦幹、萎蔫。
與《枯焦》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生機勃勃、綠意盎然、鮮活、茁壯成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