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俸祿;薪金。《宋史·趙禼傳》:“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鐫歲賜以為俸給。”《續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内臣 王守忠 請節度使俸給,諫官 韓絳 力言不可。”《明史·食貨志六》:“﹝ 洪武 ﹞二十八年,詔以官吏軍士俸給彌廣,量減諸王歲給,以資軍國之用。” 葉聖陶 《校長》:“現在 叔雅 家裡頗優裕,微薄的俸給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增不了多少溫暖。”
“俸給”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指古代官吏的薪金或政府給予公務人員的報酬。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具體朝代的俸給制度,可參考《宋史》《明史》等文獻。
《俸給》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為“俸”和“給”,它們分别有各自的含義和作用。
“俸”字的部首是“人”,它是表示人類的意思;筆畫數為10。
“給”字的部首是“纟”,它是表示線的意思;它的第二部分是“口”,表示事物的聚合物;筆畫數為9。
《俸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它指的是國家支付給官員的薪水或福利。
《俸給》的繁體形式為「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俸給》的古代寫法是「賵給」。
他的俸給每個月都會按時發放。
俸祿、權俸、給養、給付、給予
薪水、工資、福利
無償、索要、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