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絕的意思、鈔絕的詳細解釋
鈔絕的解釋
猶剿絕,剿滅。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五》:“ 雋 ( 朱雋 )即夜發輕騎數十人,分伺州書,果得而鈔絶之。”《新唐書·窦琮傳》:“ 羅士信 數以兵鈔絶, 琮 使人説降之。”
詞語分解
- 鈔的解釋 鈔 (鈔) ā 同“抄”。 紙币:鈔票。現鈔。兌換外鈔。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鈔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鈔絕”意為剿滅、徹底消滅,常用于描述軍事行動或對敵對勢力的清除。該詞中的“鈔”為通假字,通“剿”,表示武力打擊;“絕”則強調徹底性。
二、文獻出處
- 《後漢紀·獻帝紀五》(晉代袁宏著)
記載朱雋夜襲敵軍時“分伺州書,果得而鈔絶之”,指通過突襲截斷敵方通信并剿滅目标。
- 《新唐書·窦琮傳》
提到羅士信多次派兵“鈔絶”敵軍,最終窦琮通過勸降瓦解對方。
三、用法特點
- 語境:多用于古代戰争或策略性行動描述。
- 詞性:動詞,含主動攻擊性。
- 近義詞:剿滅、殲滅、掃除(需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四、延伸說明
“鈔”在古漢語中本義為“強取”或“紙币”(如《金史》中“交鈔”指紙币),但在“鈔絕”中因通假關系引申為武力清除。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研究領域。
建議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系統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銅錢絕币”,是指發行的貨币終止流通,無法再使用。它的拆分部首是钅(金)和且(卻),共有6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錢币制度,當一種貨币無法繼續使用時,它被稱為“鈔絕”。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鈔絕」。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鈔絕」的字形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意思和發音。
以下是一個例句:由于流通時間過長,這些鈔票已經被宣布為廢紙,所以它們已經鈔絕了。
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比如「貨币鈔絕」「銀行鈔絕」等。
一個近義詞可以是「廢币」,因為它們都指代着不能再使用的錢币。
相反地,一個反義詞可能是「流通」,因為流通意味着貨币可以使用和交換。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