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假的士兵。《三國志·吳志·諸葛融傳》:“疆外無事,秋冬則射獵講武,春夏則延賓高會,休吏假卒,或不遠千裡而造焉。”
“假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假卒指休假的士兵,即暫時離開崗位或任務的軍人。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如《三國志·吳志·諸葛融傳》記載:“疆外無事,秋冬則射獵講武,春夏則延賓高會,休吏假卒,或不遠千裡而造焉。”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描述諸葛融治理疆域時,士兵在非戰時的休假狀态。
部分資料(如)提到宋代梅堯臣詩句中的“不假卒添力”,但此處的“假卒”與“休假的士兵”無直接關聯,需注意語境差異。
假卒這個詞出自于古代中國文學作品《紅樓夢》,用來形容假扮成軍卒的人。
假卒的部首拆分是從“人”和“卩”兩個部首組成。筆畫數為11畫。
假卒一詞最早出現是在《紅樓夢》第四十九回中,形容賈寶玉和他的表兄賈琮在街上打扮成軍卒的模樣,引發一系列有趣而荒唐的故事。
假卒的繁體字為「假卒」。
在古代,假卒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假卒」的拼寫。
1. 他們聚在一起,打扮得像一群假卒,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
2. 雖然他表現得很拙劣,但大家還是被他的假卒裝扮逗樂了。
1. 假裝:指故意僞裝成不真實的樣子。
2. 軍卒:指軍隊中的士兵。
3. 僞裝:指故意改變外貌或身份來掩蓋真實情況。
假兵、冒牌軍卒
真卒、真正的軍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