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鑼鼓經的意思、鑼鼓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鑼鼓經的解釋

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記譜時一般用某些代表字表示各種樂器的音響,如“大”表示鼓,“倉”表示大鑼,“台”表示小鑼,“七”表示钹,“紮”表示闆,“乙”是休止符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鑼鼓經,是中國傳統戲曲音樂中特有的一種打擊樂記譜法及演奏程式體系,主要用于記錄和傳承戲曲、民間器樂中鑼鼓等打擊樂器的組合節奏與演奏方法。其核心特征是以特定的漢字模拟各類打擊樂器的音響效果和節奏組合,形成一套程式化的“口訣”或“譜字”系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鑼鼓經又稱“鑼鼓譜”“鑼鼓點”,是以漢字模拟鑼、鼓、钹等打擊樂器音色,通過固定組合表示特定節奏型與演奏程式的記譜方式。例如:


二、構成要素

  1. 音色符號

    用漢字拟聲代表樂器音色,不同劇種符號略有差異:

    • 京劇:倉(大鑼)、台(小鑼)、才(铙钹)、撲(悶擊)等;
    • 昆曲:同(大鑼)、王(小鑼)、勺(闆鼓)等 。
  2. 節奏符號

    通過漢字排列順序、重複次數表示節奏疏密,如:

    • “倉七台七” 表示“強-弱-次強-弱”的節奏型;
    • “急急風” 為連續快速的“倉倉倉……”組合,表現緊張場景 。

三、功能與意義

  1. 演奏指揮

    鑼鼓經是樂隊司鼓(指揮)的統一指令,通過口訣協調打擊樂組,控制全劇節奏。

  2. 訓練傳承

    作為口頭教材,藝人通過背誦鑼鼓經學習演奏技巧,如京劇《鬧天宮》的“走馬鑼鼓”需嚴格按“倉台七台乙台”演奏 。

  3. 情緒表達

    不同組合對應劇情場景:

    • “四擊頭”(倉 才 倉 才 倉):用于武将亮相;
    • “亂錘”(倉倉倉……):表現慌亂情緒。

四、應用範圍

主要運用于京劇、昆曲、梆子等戲曲劇種,并延伸至民間吹打樂(如浙東鑼鼓、十番鑼鼓)。現代演出中,鑼鼓經仍為打擊樂手必備技能,部分樂團将其轉化為五線譜時仍保留口訣注釋 。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音樂詞典》(人民音樂出版社)

    “鑼鼓經”詞條定義及京劇鑼鼓譜例解析。

  2. 《京劇文化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詳述鑼鼓經在京劇中的程式分類及曆史演變。

  3. 《中國戲曲藝術大系·京劇卷》(中國戲劇出版社)

    收錄經典鑼鼓經譜例及演奏規範。

  4. 國家非遺保護中心《傳統戲劇鑼鼓藝術研究報告》

    分析鑼鼓經在地方劇種中的活态傳承現狀。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鍊接,文獻名稱及出版社可驗證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鑼鼓經是中國傳統戲曲及器樂中特有的打擊樂記譜與演奏體系,主要通過口頭傳承的符號和拟聲字記錄節奏組合,其核心解釋如下:

  1. 定義與性質
    鑼鼓經是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也稱為“鑼經”。它并非書面樂譜,而是以方言狀聲字模拟樂器音響的口頭譜,例如“倉”代表大鑼、“台”為小鑼、“七”表示钹、“紮”是闆鼓聲,“乙”則标記休止。

  2. 構成元素

    • 樂器組合:包含鼓、闆、大鑼、小鑼、铙钹、堂鼓等,通過不同組合形成節奏型。
    • 節奏型命名:每種節奏型有特定名稱,如【四擊頭】用于亮相動作,【慢長錘】配合緩慢步伐,【急急風】表現緊張場景。
    • 記譜方式:如【慢長錘】記為“匡七台七匡七台七”,通過拟聲字串聯演奏順序。
  3. 作用與功能
    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緒,如肅穆、悠閑、激烈等氛圍。同時,它統一樂隊演奏節奏,提示演員動作時機,是戲曲表演中銜接劇情與音樂的紐帶。

  4. 傳承方式
    傳統上依賴“口傳心授”,由師傅口頭傳授拟聲字節奏,學習者通過背誦和實踐掌握。這種傳承模式要求戲曲藝人和樂師必須熟練背誦鑼經。

示例擴展
如【四擊頭】的鑼鼓經念作“倉 倉 才 倉”,常用于人物亮相或武打高潮,通過大鑼(倉)與铙钹(才)的強節奏突顯戲劇張力。

如需了解具體鑼鼓點的完整分類及演奏技巧,可參考戲曲專業資料或權威機構發布的鑼經合集。

别人正在浏覽...

襬紋半拆并鄰脖胦超塵拔俗襯映赤卉村門存十一于千百耽研打轉奠禮禘郊冬大麥負衆幹笑關公觀往知來灏溔和啰回遑蹇數佳聲假想結加趺坐劫迫驚慮九代具慶快哨船蜫蚳坤靈淩波仙子镏金琉璃廠理心麻粥門闩門役虔竦親穆全體學染紙仁洽熱熟蕤鮮繩法慎身修永試播蜀川書帕本邃邈條分節解頭油韋經蓊蘙文君新醮絃歌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