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俸禄;薪金。《宋史·赵禼传》:“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鐫岁赐以为俸给。”《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内臣 王守忠 请节度使俸给,諫官 韩絳 力言不可。”《明史·食货志六》:“﹝ 洪武 ﹞二十八年,詔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 叶圣陶 《校长》:“现在 叔雅 家里颇优裕,微薄的俸给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增不了多少温暖。”
“俸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古代官吏的薪金或政府给予公务人员的报酬。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具体朝代的俸给制度,可参考《宋史》《明史》等文献。
《俸给》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俸”和“给”,它们分别有各自的含义和作用。
“俸”字的部首是“人”,它是表示人类的意思;笔画数为10。
“给”字的部首是“纟”,它是表示线的意思;它的第二部分是“口”,表示事物的聚合物;笔画数为9。
《俸给》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制。它指的是国家支付给官员的薪水或福利。
《俸给》的繁体形式为「酆」。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俸给》的古代写法是「賵給」。
他的俸给每个月都会按时发放。
俸禄、权俸、给养、给付、给予
薪水、工资、福利
无偿、索要、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