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揫索的意思、揫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揫索的解釋

聚斂勒索。《新唐書·王智興傳》:“ 智興 由是揫索財賂,交權幸以賈虛名,用度不足,始稅 泗口 以佐軍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揫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拼音:jiū suǒ
詞義:指聚斂勒索,即通過不正當手段強行收集財物()。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單字拆分:
    • 揫(jiū):通“揪”,意為聚集、收斂。
    • 索(suǒ):索取、勒索()。
  2. 組合含義:兩字結合後,強調通過強制手段聚集財物。

三、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王智興傳》:“智興由是揫索財賂,交權幸以賈虛名,用度不足,始稅泗口以佐軍須。”
(譯文:王智興因此聚斂勒索財物,結交權貴以換取虛名,因軍費不足,開始在泗口征稅補充軍需。)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本分析。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搜刮”“盤剝”等替代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揫索的意思

揫索(jiū su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撥草尋蛇。多用于比喻尋找事物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費時費力。

揫索的部首和筆畫

揫索的部首是手,總筆畫數為14。

揫索的來源

揫索源自于古代傳說中的誇父追日的故事。誇父追日中,誇父為了追逐太陽而不顧極度勞累,最終自己被追逐的太陽消耗殆盡而死。揫索一詞就是由誇父追日的形象衍生而來,形容一個人費盡力氣卻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

揫索的繁體

揫索的繁體為摎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揫索的寫法是“揪索”,其字形相對簡單,由手旁邊加上索旁構成。

揫索的例句

1. 他花了大量時間揫索這個問題,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

2. 這個項目的完成經曆了無數次的揫索過程。

揫索的組詞

揫手揫腳(形容慌亂無序)

揫骨探傷(形容診斷或調查困難)

揫草尋蛇(比喻費力尋找)

揫索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費力尋找、苦尋、刻意搜尋

反義詞:事半功倍、信手拈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