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妃偶 ”。1.配偶。指丈夫或妻子。《詩·衛風·有狐序》:“ 衛 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 陸德明 釋文:“妃,音配。”《左傳·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猶喪妃耦,而況霸主?”《北史·列女傳序》:“或有王公大人之妃偶,肆情於淫僻之俗。”
(2).猶輔佐;副手。《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 杜預 注:“謂陪貳。”《國語·晉語三》“鎮撫國家,為王妃兮” 三國 吳 韋昭 注:“言 重耳 當伯諸侯,為王妃偶。”
“妃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fēi ǒu(通“配偶”),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妃耦”既可指婚姻中的伴侶,也可引申為輔助角色,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妃耦》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表示皇帝的妃子們。妃耦拆分為“妃”和“耦”兩個字,分别表示皇帝的妃子和群體。
《妃耦》的部首是“女”,表示與女性相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是“14”畫。
《妃耦》在古代中國皇宮中廣泛使用。皇帝的妃子們被稱為“妃耦”,代表了皇帝的榮耀和權力。這個詞源于古代宮廷文化。
在繁體字中,“妃耦”分别寫作“妃”和“耦”,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妃耦》的寫法并沒有發生改變。
1. 皇帝的妃耦們被安排居住在華麗的後宮中。
2. 這位皇後是皇帝最受寵愛的妃耦。
3. 妃耦們經常參加宮廷宴會和盛大的慶典。
1. 妃子:皇帝的貴妃。
2. 妃嫔:皇帝的妃嫔們。
3. 妃嫔宮廷:皇帝的妃嫔居住的地方。
1. 王後:皇帝的正妻。
2. 貴妃:皇帝寵愛的妃子。
3. 嫔妃:皇帝的妻妾。
1. 臣子:表示朝廷的官員。
2. 勳貴:表示功勳卓越的大臣。
3. 平民:表示普通人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