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赍盜糧的意思、赍盜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赍盜糧的解釋

送糧食給盜賊。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史記·範雎蔡澤列傳》:“故 齊 所以大破者,以其伐 楚 而肥 韓 魏 也。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 司馬貞 索隱:“言為盜齎糧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赍盜糧”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 dào liáng,其核心含義為“送糧食給盜賊”,比喻做出損害自身利益、助長他人危害的愚蠢行為。

詳細解析:

  1. 字詞構成

    • 赍:原指攜帶、運送(如《史記》中“赍持金玉”),此處引申為“贈送”。
    • 盜糧:盜賊的糧食,代指敵對勢力或危害自身的對象。
      組合後字面意為“将糧食送給盜賊”,實際強調行為與目的相悖,導緻自我損害。
  2. 比喻意義
    成語多用于批評不明智的舉動,例如:

    • 向敵人提供資源,間接助長其勢力(如《史記》中“借賊兵而赍盜糧”的典故);
    • 教育或幫助品行不端者,反受其害(如《荀子》提到“非其人而教之,赍盜糧”)。
  3. 使用場景
    常見于警示性語境,如批評政策失誤、人際交往中的盲目信任等。例如:

    “盲目引進技術卻不培養人才,無異于赍盜糧。”

注意:

部分資料(如、6)将“赍”誤釋為“偷竊”,實為混淆了“赍”與“齎”(“齎”為異體字,但含義一緻)。權威典籍及主流解釋均以“贈送”為核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赍盜糧的意思

赍盜糧是一個成語,意指搶奪糧食,以供養自己或他人。形容人賊心不改,行為卑劣。

赍盜糧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赍(jī)是一個單獨的字,由走而束組成,屬于行部首,總共5畫。盜(dào)是一個獨立的字,由皿而老組成,屬于皿部首,總共10畫。糧(liáng)是一個單獨的字,由米而良組成,屬于米部首,總共8畫。

赍盜糧的來源

赍盜糧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七年》中,以形容楚國一個叫鳅盜的人直至死都不肯改邪歸正。

赍盜糧的繁體字

赍盜糧的繁體字為赍盜糧。

赍盜糧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赍盜糧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現代漢字的形态。

赍盜糧的例句

1. 他用強力搶奪了大量的糧食,被人們稱為赍盜糧的大盜。
2. 這個人心術不正,屢次赍盜糧食供養自己。

赍盜糧的組詞

赍軍、盜賊、糧商、赍糧等。

赍盜糧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竊食、偷米、竊取糧食
反義詞:供養、奉獻、布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