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的意思、孟加拉國的詳細解釋
孟加拉國的解釋
南亞國家。臨孟加拉灣。面積144萬平方千米。人口12億(1995年)。首都達卡。大部分位于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遊沖積平原。熱帶季風氣候。農業國。主要産稻米和黃麻。出口以黃麻和麻制品為主。
詞語分解
- 孟的解釋 孟 è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孟兄。孟女(長女)。孟孫。 農曆四季中月份在開頭的(其它兩個月依次為仲、季):孟春(農曆正月)。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孟行。孟浪。 勉力:孟晉(勉力求進)。 姓。 筆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網絡擴展解釋
孟加拉國是南亞國家,全稱“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其名稱源于民族稱謂“孟加拉”(Bangla)與“國”(desh)的組合,意為“孟加拉人的國家”。以下從多個維度解釋其含義與特征:
一、地理與人口
- 地理位置
位于南亞次大陸東北部,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接壤,東南與緬甸相鄰,南瀕孟加拉灣。國土面積約14.75萬平方公裡,境内有700多條河流,被譽為“千河之國”。
- 人口特征
人口約1.67億(2024年數據),是世界第八大人口國,人口密度高達1265人/平方公裡,居全球前列。
二、經濟與文化
- 經濟支柱
以農業為主,稻米和黃麻是主要農産品,黃麻出口量曾居世界首位,紡織業現為重要産業。工業基礎較薄弱,經濟結構依賴勞動密集型産業。
- 文化特色
- 宗教與社會:伊斯蘭教主導社會生活,清真寺遍布全國,開齋節是最盛大的宗教節日。
- 藝術與節日:傳統音樂(如Baul民謠)、舞蹈(融合宗教故事)和手工藝(刺繡、編織)獨具特色;重要節日包括孟加拉新年(Pahela Baishakh)和勝利日(12月16日獨立紀念日)。
三、曆史與自然
- 曆史脈絡
曾為英屬印度一部分,1947年歸屬巴基斯坦,1971年獨立建國。達卡的解放戰争博物館和烈士紀念碑記錄了獨立曆史。
- 自然景觀
擁有孫德爾本斯世界最大紅樹林(孟加拉虎栖息地)和科克斯巴紮爾世界最長天然海灘(120公裡)。
四、其他别稱與象征
- 别稱:“黃麻之國”(因黃麻産業)、“河流之國”(因密集水網)。
- 國果為菠蘿蜜,國服為紗麗和庫爾塔。
總結來看,“孟加拉國”一詞不僅指代國家名稱,更蘊含其地理特征、民族文化與曆史進程的獨特标識。如需進一步了解政治或投資環境,可參考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孟加拉國的含義
孟加拉國是一個南亞國家,位于印度次大陸東南部,瀕臨孟加拉灣。該國的名稱“孟加拉國”源自孟加拉一詞。
孟加拉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孟加拉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分别是“子”,“力”,“囗”,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孟加拉國的來源
孟加拉國這個名稱來源于孟加拉一詞,孟加拉是一個古老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它最早出現在印度史詩《摩诃婆羅多》中。
孟加拉國的繁體字
孟加拉國的繁體字為「孟加拉國」。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孟加拉國可以用另一種漢字寫法來表示,即「孟加剌國」。
孟加拉國的例句
1. 孟加拉國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産的國家。
2. 他們正在為加強與孟加拉國的經濟合作而努力。
孟加拉國的組詞
1. 孟加拉國歌
2. 孟加拉國旗
3. 孟加拉國語
孟加拉國的近義詞
1. 孟加拉
2. 孟加拉*********
孟加拉國的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孟加拉國是一個地名,很難找到明确的相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