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蒲帆的意思、蒲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蒲帆的解釋

用蒲草編織的帆。 唐 李賀 《江南弄》詩:“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宋 梅堯臣 《使風》詩:“跨下橋南逆水風,十幅蒲帆彎若弓。” ********* 《離亂雜詩》之八:“細雨蒲帆遊子淚,春風楊柳故園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蒲帆”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蒲帆指用蒲草編織而成的船帆,常用于古代詩詞中描述船隻。其中“蒲”指香蒲(一種水邊生長的草本植物),其葉片柔韌可用于編織;而“帆”即船帆。

二、出處與用法

  1. 詩詞引用:
    • 唐代李賀《江南弄》:“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 宋代梅堯臣《使風》:“十幅蒲帆彎若弓。”
    • 現代郁達夫《離亂雜詩》中也有“細雨蒲帆”的意象。
  2. 文化意義:古人就地取材,用蒲草制帆,既體現自然資源的利用,也賦予詩句清雅古樸的意境。

三、注意

有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比喻人才發展”,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網絡誤讀,建議以傳統文學中的實物含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詩集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蒲帆的意思

《蒲帆》(pú fān)即指用蒲草制成的船帆。蒲草是一種生長在湖泊或河流邊的植物,制成的帆在古代被廣泛用于航行。因此,《蒲帆》的意思也可以引申為“船帆”。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蒲帆》的部首是“艹”,即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根據筆畫數,蒲帆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蒲帆》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金文和篆書時期,蒲草由草字兩旁的蒲字組成,表示蒲草做成的帆。到了現代,蒲字的右側逐漸簡化成了帆字的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蒲帆。在繁體字中,蒲帆保留了草字形态的蒲,而帆仍然用現代的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蒲帆的寫法是“蒲”的上面為“帆”。

例句

1. 他用蒲帆駕駛着小船向遠方行駛。

2. 清晨,蒲帆在湖面上隨風飄舞。

組詞

蒲草、草席、帆船、航行。

近義詞

帆船、船帆、舷梢。

反義詞

停船、未揚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