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五髒的腧穴。《莊子·人間世》:“會撮指天,五管在上。” 郭象 注引 李頤 雲:“管,腧也。五藏之腧皆在上。”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曲僂發背,上有五管。”
(2).指今 嶺南 地區。 唐 稱 廣 、 桂 、 容 、 邕 、 安南 五府為 嶺南 五管。 唐 韓愈 《劉生詩》:“昔鬚未生今白頭,五管歷徧無賢侯。”《舊唐書·地理志四》:“ 永徽 後,以 廣 、 桂 、 容 、 邕 、 安南府 ,皆隸 廣府 都督統攝,謂之五府節度使,名 嶺南 五管。” 宋 蘇轼 《次韻劉湜峽山寺見寄》:“應憐五管客,曾作八州督。”
關于“五管”的詞義解釋,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指五髒的腧穴
指唐代嶺南五府
若需更詳盡的古籍原文或曆史考證,可查閱《莊子》《舊唐書》等文獻,或參考漢典等專業詞典來源。
《五管》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五管之樂器。五管樂器是古代中國一種具有特色的樂器,由五個管子組成,每個管子吹出的音高略有不同。
《五管》的拆分部首是「一」和「口」,共計筆畫數為12畫。
《五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音樂發展的曆史。在古代,五管樂器被廣泛使用,并在音樂表演、宮廷娛樂以及祭祀等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管》的繁體字為「五管」。
在古代,「五管」的寫法有所變化。在古文字形上,「五」的上方會加一個小點,表示音高的差異;「管」的右邊有兩個「目」字形,用以表示樂器的形狀。
他在演奏《五管》的時候展現出了出色的技巧和情感。
五管樂器、五管演奏、五管家、五管音樂會
五管類樂器、五音管
無管樂器、無管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