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隄梁的意思、隄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隄梁的解釋

堤防與橋梁。《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藏,以時決塞。” 楊倞 注:“隄,所以防水;梁,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隄梁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由“隄”(dī)與“梁”(liáng)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堤壩與橋梁,泛指水利工程中用于擋水或跨越水體的構築物。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及文獻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義

    “隄”即“堤”,指沿河、湖修築的擋水高岸;“梁”指架于水面供通行的橋梁。合稱“隄梁”表示水利設施的總稱,強調其對水流的調控與交通連接功能。

    :《周禮·地官》載“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寫水”,其中“防”即“隄”,與“梁”同屬水利系統。

  2. 引申義

    因堤壩常需配合橋梁疏導水流,“隄梁”亦可引申為治水工程的代稱,體現古人綜合治理水系的智慧。


二、字源與構詞分析


三、文獻用例與權威參考

  1. 《孟子·離婁下》:

    “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趙岐注:“梁,橋也。可通輿者。”此處“梁”與“隄”雖未連用,但反映了古代對橋梁工程的重視(來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頁298)。

  2. 《漢書·溝洫志》:

    記載賈讓治河三策,提出“繕完故堤,增卑倍薄”,強調堤防修繕(來源: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頁1692)。雖未直用“隄梁”,但“堤”的功用與“梁”共同構成水利體系。

  3. 《農政全書·水利》(徐光啟):

    系統總結“隄、堰、閘、壩”等水利設施,其中“隄”為禦水要術,“梁”屬交通輔建(來源:徐光啟《農政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卷12)。


四、現代使用提示

“隄梁”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多用“堤壩橋梁”或分稱“堤防”“橋梁”。其在古籍中承載的水土治理智慧仍具研究價值,如都江堰、靈渠等工程即體現“隄梁協同”的生态思想。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以上引用标注紙質權威版本;現代研究可參考《中國水利史稿》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

“隄梁”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堤防與橋梁的合稱,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和交通設施的描述。其中“隄”通“堤”,指防水建築;“梁”指橫跨水面的橋梁結構。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藏,以時決塞。”楊倞注:“隄,所以防水;梁,橋也。”說明其功能是調節水流、防洪和便利交通。

  3. 漢字結構解析

    • “梁”的小篆字形包含“氵”(水)、“刅”(兩邊通行的刃)和“木”(木制結構),體現其作為橫跨水流、連接兩岸的木質橋梁特性。
    • 從工程學角度,梁可分為懸臂梁、簡支梁等多種類型,古代橋梁多采用木梁結構。
  4. 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堤梁”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堤”與“梁”作為獨立概念仍廣泛應用于水利和建築工程領域,例如防洪堤、橋梁主梁等。

注意:由于部分資料來源權威性較低(如、4),建議結合《荀子》原典或權威辭書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熬熬煎煎被識筆記本徜恍讒言三至,慈母不親吃癞碗抽胎換骨淙潨德配天地對時頓萃垩灰放言封陲墳籍負擕革黜寡見鮮聞貨損挾冊疆略階蓂借一步警衆金口集雲台谲挑闿置嵁崿龛像肯分瞌睡漢缂繡款誠鐐金麗空亂阱淪佚羅掘男室女家溺盆子秦學熱膏人倫融汰身肌天陲調排退悔退翦徒衆外母微命微事烏乎無棄材梧鼠之技夏半下半夜嫺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