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誠的意思、款誠的詳細解釋
款誠的解釋
忠誠;真誠。《漢書·匈奴傳下》:“今單于歸義,懷款誠之心。”《晉書·秃發利鹿孤載記》:“ 乾歸 本我之屬國,妄自尊立,理窮歸命,非有款誠。” 唐 李商隱 《為荥陽公上馬侍郎啟》:“末由謁謝,空抱款誠。” 清 曾國藩 《劉君季霞墓志銘》:“ 季霞 脫去畦封,瞑無一語,款誠相待,其臭如蘭。以是人樂近之。”
詞語分解
- 款的解釋 款 ǎ 誠懇: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親切融洽)。款誠。款語(懇切談話)。 器物上刻的字,書畫、信件頭尾上的名字:落款(題寫名字)。題款。 式樣:款式。 法規條文裡分的項目:條款。
- 誠的解釋 誠 (誠) é 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心悅誠服。 實在,的确:誠然。誠有此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款誠”是一個漢語詞語,由“款”和“誠”二字組成,主要含義為真誠、誠懇的态度,尤其強調待人接物時的忠誠與誠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款”:本義指态度友好、和藹可親()。在“款誠”中,特指真誠不虛僞的言行。
- “誠”:表示真誠、誠實,強調内心的坦率與忠實()。
- 組合後,“款誠”指以真誠友好的态度對待他人,體現内外一緻的誠懇品質。
2.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漢書·匈奴傳下》記載:“今單于歸義,懷款誠之心”,指匈奴首領歸順時心懷真誠()。
- 唐代李商隱《為荥陽公上馬侍郎啟》中提到“空抱款誠”,表達未能實現誠意的遺憾()。
- 清代曾國藩在墓志銘中描述“款誠相待,其臭如蘭”,比喻真誠交往如蘭草般芬芳()。
3.與其他“款”義的區分
- “款”在文言文中也有“空洞、緩慢”等含義(如“款言”指空話,“款款”形容緩慢),但在“款誠”中僅取“真誠”之意()。
4.現代應用
-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例如描述外交、人際交往中的誠意,如“秉持款誠之心,化解矛盾”()。
“款誠”強調言行一緻的真摯态度,既有曆史淵源,也適用于現代語境。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書》《晉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誠
款誠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解釋,并且可以用作名詞、形容詞和動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款誠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欠”字旁,右邊是“言”字旁。款字的總筆畫數為11,而誠字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
款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款字最初用于描述畫卷上的款式或款項,表示真實和誠實的态度。而誠字意味着真實和真誠。
繁體
在繁體中,款誠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款字的寫法稍有不同,上方會加上一橫,表示款項的涵義。而誠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他支付款項時非常款誠。
組詞
款式、款項、誠實、真誠、誠意
近義詞
真實、真摯、真誠
反義詞
虛僞、欺詐、不誠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