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階蓂的意思、階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階蓂的解釋

即蓂莢。瑞草名,夾階而生,故名。《竹書紀年》卷上:“﹝ 帝堯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 唐 趙彥昭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庭樹千花發,階蓂七葉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階蓂(jiē mì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意涵的古典詞彙,特指古代傳說中象征祥瑞的蓂莢草。以下從詞義、文化淵源及典籍記載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階”指宮殿台階,“蓂”即蓂莢(傳說中堯帝時生于階下的瑞草)。合稱指依附于台階生長的蓂草,引申為祥瑞之兆。

    《說文解字》釋“蓂”為“瑞草”,《玉篇·艸部》載:“蓂,蓂莢,堯時瑞草。”

  2. 引申義

    因蓂莢每日生一葉、落一葉的特性,古人以其紀曆,故“階蓂”亦代指時間推移或帝王德政。

    《宋書·符瑞志》載:“蓂莢,一名曆莢,聖王以是占日月之數。”


二、文化淵源

  1. 祥瑞象征

    傳說蓂莢生于堯帝庭階,隨月朔望開合,被視為太平盛世的标志。

    《白虎通·封禅》雲:“蓂莢為曆,生階旁。”

  2. 文學意象

    曆代詩文以“階蓂”喻指時光流轉或歌頌治世,如:

    • 南朝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蓂曆環周。”
    • 唐代許敬宗《奉和秋日即目應制》:“階蓂散芳蕤。”

三、典籍考據

  1. 《竹書紀年》

    載帝堯在位時“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是為蓂莢紀曆的最早記載。

  2. 《漢書·王莽傳》

    王莽篡漢後僞造“蓂莢生于階”的祥瑞,印證其政治象征意義。

  3. 沈約《瑞石像銘》

    “星精夕降,階蓂晨開”,以蓂草開合暗喻天道運行。


學術結論

“階蓂”作為複合詞,凝結了古代天文曆法、政治哲學與祥瑞文化,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祥瑞草與時間符號雙重屬性。現代研究指出,蓂莢可能是古人基于植物生長規律構建的原始曆法模型(李鏡池《周易通義》),反映了先民的自然觀察智慧。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階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瑞草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二、曆史與典故

《竹書紀年》記載,帝堯時期有草莢夾階而生,稱為“蓂莢”,被視為祥瑞之兆()。古人将其與曆法結合,通過觀察莢數變化推算日期,尤其月小(農曆小月)時,最後一莢枯而不落()。

三、文學引用

唐代趙彥昭詩句“庭樹千花發,階蓂七葉新”描繪了階蓂生長之景();宋代朱熹亦在詩作中提到階蓂,體現其在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四、字義分解

“階蓂”是融合神話、曆法及文學意象的詞彙,多用于描述祥瑞或時間流轉。

别人正在浏覽...

白鶴保捷本農變古易俗步戲誠然單見淺聞登科甲調玉燭動物豐媚傅禦怪形怪狀關白古貝詭谀黃石國家公園搳拳火燭小心翦鲸嘉慶矜忌舊仇宿怨擊危局影顆粒肥料可親款舊袴腳髡削老翁量鑿正枘力夫疠氣流線型理學裡也波理冤摘伏拟肘辟命祈文悛移日角龍顔聖慮神構攝契事不師古時術水蒼笏叔翁送爵薦脯台雜趿拉闆兒天江鐵撾未委舞頭下擺謝安墩惜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