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微妙之事。 三國 魏 嵇康 《難宅無吉兇攝生論》:“況乎天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數所不能分,是以古人存而不論。”
(2).細小之事。《淮南子·人間訓》:“是故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多悔。”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省事》:“守門詣闕,獻書言計,率多空薄,高自矜誇,無經略之大體,鹹秕穅之微事,十條之中,一不足採。”
“微事”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微妙之事
指複雜、難以言說或理解的事物。如三國時期嵇康在《難宅無吉兇攝生論》中提到:“況乎天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數所不能分”,強調某些事物超越語言和邏輯的範疇。
細小之事
表示瑣碎、不重要的小事。例如《淮南子·人間訓》中寫道:“是故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提醒人們不要輕視細微之事,否則容易招緻悔恨。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也提到“秕穅之微事”,以比喻無關緊要的細節。
使用場景
現代多用于形容對瑣碎事務的過度關注,或強調事物本身的無足輕重。例如:“他整日忙于微事,卻忽略了長遠規劃。”
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漢語中兼具“深奧”與“瑣碎”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當代使用更偏向“瑣事”義項,與“大事”形成對比。
《微事》是一個詞彙,意為微小的事情、細微的情況或小事。它常用來形容一些瑣碎、不重要的事情,也可用于表達對某些微小事物的關注。
《微事》的拆分部首是“米”和“戶”,其中“米”是上部部首,指的是稻谷,而“戶”是下部部首,指的是房屋。字形結構中,上部表示音,下部表示意。
根據拆分的部首,我們可以推知《微事》共有9個筆畫。筆畫是指一個漢字所需要的基本筆畫數量,可用來分辨、計算和排序漢字。
《微事》是一個漢語詞彙,源自古代漢字書法和文化,直至今日仍然在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我們可以将《微事》寫作「微事」。
古時候,《微事》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與現代相同。當時,字形結構更為複雜,筆畫劃分也有所不同。然而,隨着時間的演變和規範化的發展,現代的漢字寫法逐漸形成并得到廣泛接受。
1. 他對于大事不感興趣,隻對微事瑣事有興趣。
2. 别為了一些微事糾結不已,放寬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對挑戰。
微觀、微笑、枝微末節、微風、微不足道
細節、瑣事、小事、細微之處、微小事物
重要事情、大事、重大事件、重要細節、主要事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