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做筆記和記事等的本子。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二章:“ 郭祥 抓過一看,是一個黃皮硬殼的筆記本,已經在口袋裡磨損了。”
“筆記本”在漢語詞典中具有雙重含義。從傳統語義分析,“筆記”指用筆記錄的行為,“本”指裝訂成冊的載體,合稱指用于書寫、繪畫或記錄信息的裝訂紙張集合體。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其核心特征包含便攜性、可書寫性和信息存儲功能,常見形制有螺旋圈裝、線裝及活頁式,規格從A5到B6不等,廣泛應用于學習、辦公場景。
現代語義延伸指“筆記本電腦”,即采用折疊式設計的便攜計算機設備。國家标準GB/T 9813.1-2020《計算機通用規範》将其定義為“重量不超過4千克、集成顯示屏與鍵盤的微型計算機裝置”。這類設備通常配置锂離子電池、固态存儲器,支持移動辦公需求。
詞義演變軌迹顯示,20世紀90年代前該詞僅指向紙質書寫工具,隨着電子技術發展産生轉喻現象。商務印書館《新華詞典》(2020修訂版)特别标注兩種義項,強調需結合語境辨别具體指向。
“筆記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便攜式個人電腦,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可移動使用。常見分類包括:
指裝訂成冊的空白紙張,用于記錄文字、繪圖等。常見類型:
在作品創作中可能指:
若需了解特定領域(如電腦配置參數或紙質本選購技巧),可提供更針對性解答。
安難奧薮冰碎部郎才高運蹇長世出來粹語錯寶打野胡二吳放弛訪索豐标風鬟霧鬢改名易姓根磨公欲孤癖畫眉京兆歡說花遮柳掩灰孫子夾當,夾當兒襟懷九溟科威特誇衆來書浪漢老濞涼涼踽踽理思留日聾啞買桂滿目磨核木架能勾女兒牆愆淫喬聲怪氣輕吉利拳頭産品日沒處天子設館攝檢聖懷沈健神垧伸手不見五指試煉市門水簾洞數以萬計訟堂頽雲謝不敏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