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後因以“棣華”喻兄弟。《晉書·張載傳贊》:“ 載 協 飛芳,棣華增映。”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恨棣華之半缺,悲瑤草之先化。”
“棣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ì huá,其含義和用法主要如下:
源自《詩經》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核心比喻義
“棣華”主要用來形容兄弟和睦相親,強調血緣親情的重要性。例如《晉書》中“載協飛芳,棣華增映”,唐代張說碑文中“恨棣華之半缺”,均以“棣華”指代兄弟。
同音關聯
“棣”與“弟”同音,古人常以“賢棣”代稱“賢弟”,進一步強化了“棣華”與兄弟的關聯。
文學中的象征
在詩詞和碑文中,“棣華”常被用于表達對兄弟情誼的贊美或對兄弟離散的哀歎,如“棣華增映”“棣華半缺”等。
個别資料(如)提到“棣華”可指“美麗的花朵”或“美好的事物”,但這一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對字面義的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棣華”是一個源自《詩經》的典故詞,核心含義為兄弟和睦,常見于古典文學和史籍。使用時需注意其文化背景,避免與字面義混淆。
《棣華》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開花的美麗。這個詞常用來形容花朵綻放時的美麗景象。
段落二:拆分部首和筆畫《棣華》這個詞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植物有關,它的拆分筆畫是亅、二、四、乃、一、乙。亅表示撇,二表示橫,四表示豎,乃表示颠倒,一表示點,乙表示彎鈎。
段落三:來源和繁體《棣華》這個詞出自于《周禮·秋官·烝人》一書,意為盛開的花朵。目前并沒有繁體字的形式。
段落四: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寫作《棣華》的漢字寫法跟現代有所不同。字形上可能有一些差異,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段落五:例句這裡是一個使用《棣華》的例句:春天到了,花園裡的各種花朵都開始綻放,迎接着《棣華》的美麗景象。
段落六:組詞、近義詞、反義詞《棣華》可以組成其他詞語,比如《棣棠》、《棣萱》等。它的近義詞可以是《花開》、《花怒放》等。而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之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