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果行育德的意思、果行育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果行育德的解釋

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宋 葉適 《送戴許蔡仍王汶序》:“得其所當行,決而不疑,故謂之‘果行’……信其所自有,養而不喪,故謂之‘育德’。學而至于能‘果行育德’,則不可勝用矣。” 清 馮桂芬 《上海果育堂記》:“何善不可為,何福不可緻,果行育德,孰大於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果行育德”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果斷的行動來培養高尚的品德。以下為詳細解釋:

1.出處與釋義

2.用法與語境

3.發音與結構

4.延伸解讀

宋代葉適在《送戴許蔡仍王汶序》中進一步闡釋:“果行”需“決而不疑”,“育德”則需“養而不喪”,強調行動與道德修養相輔相成的關系。

該成語倡導“知行合一”,主張通過實際行動而非空談來提升品德,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實踐與道德并重的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果行育德

《果行育德》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行為上的表現來培養品德和道德修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果行育德》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果(木)行(彳)育(⺼)德(心)。根據部首拆分,可以推測這個成語的涵義與修養、道德等相關。

根據筆畫數,果(木)有4畫,行(彳)有6畫,育(⺼)有4畫,德(心)有5畫。

來源

《果行育德》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衛靈公》。孔子說:“君子以文望之,以德行之”,是指通過文學以及良好的德行來塑造道德高尚的形象。

繁體

《果行育德》這個成語的繁體字是「果行育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果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類似于兩個木字組成。行的字形與現代類似,仍然由兩個彳字組成。育的字形為⺼,表示肉的部首。德的字形與現代類似,由心旁加上一橫組成。

例句

他的果行育德深受大家的尊敬和贊許。

組詞

道德修養、德行高尚、弘揚文化、品德培養、修身養性

近義詞

以身作則、德高望重、行為端正

反義詞

品行不端、無德無行、道德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