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果行育德的意思、果行育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果行育德的解釋

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宋 葉適 《送戴許蔡仍王汶序》:“得其所當行,決而不疑,故謂之‘果行’……信其所自有,養而不喪,故謂之‘育德’。學而至于能‘果行育德’,則不可勝用矣。” 清 馮桂芬 《上海果育堂記》:“何善不可為,何福不可緻,果行育德,孰大於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果行育德"是源自《周易·蒙卦》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堅定的行動培育道德修養。該詞由"果行"與"育德"兩個動賓結構組成,其中"果"取《說文解字》中"木實也"的引申義,表示行事需如果實成熟般堅定決斷;"育"按《爾雅·釋诂》訓為"養也",強調德行需長期培養。典出《周易》"君子以果行育德",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注解:"凡為事物之蒙,既須養正,又宜果決其行,育其德也"。

該詞的語義演變經曆了三個階段:先秦時期特指士人教育,如朱熹在《周易本義》中強調"治蒙之道,惟在果決其行,養育其德";唐宋時期擴展至經世濟民層面,程頤《易傳》注"果謂果決,育謂涵養";明清時期深化為個人修養準則,《康熙字典》引《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釋"果"為"決也",突出道德實踐的重要性。

現代漢語應用中,"果行育德"常用于強調知行合一的道德建設,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釋義為"通過果斷行動培養品德"。在語言教學中,該詞常作為成語教學案例,體現漢語四字格成語"動賓+動賓"的典型構詞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果行育德”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果斷的行動來培養高尚的品德。以下為詳細解釋:

1.出處與釋義

2.用法與語境

3.發音與結構

4.延伸解讀

宋代葉適在《送戴許蔡仍王汶序》中進一步闡釋:“果行”需“決而不疑”,“育德”則需“養而不喪”,強調行動與道德修養相輔相成的關系。

該成語倡導“知行合一”,主張通過實際行動而非空談來提升品德,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實踐與道德并重的思想。

别人正在浏覽...

鞍子局慠誕寶乘薄遊弁勇賓雀避所不臧谄俾辭論摧鋤發绀發上沖冠紛梗蓋抹供具公膳管城君滾塵黃垆之痛奸説假作浄教緝查枯槁客拉仗兩梁令人發指流愒芒彩蘼蕪磨鋊尼姑排墜破逐求名求利上梓畲火省惜矢言十意收縮束持私商雖恐騰捷吞悲托胎蟲脫桃嬰兒吐棄望文生義王徐應劉畏服維護微語卧酪杌樗武羅銷貨斜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