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蒇工的意思、蒇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蒇工的解釋

亦作“ 蕆功 ”。竣工;完工。 清 馮桂芬 《蘇太義園記》:“是役也,經始于乙巳,越四年戊申既蕆功。” 清 薛福成 《甯波府學記》:“ 同治 元年,知府 邊葆誠 修葺大成殿……忠義節孝等祠牆垣,以三年二月蕆工。”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儒林傳稿》:“《清容傳》蓋 文達 所撰,《文苑傳》之嚆矢,以《儒林傳》尚未蕆工,出持漕節,此事遂已。”《清史稿·德宗紀一》:“﹝ 光緒 十七年夏四月辛酉﹞ 頤和園 蕆工,上奉皇太後臨幸自此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蒇工(chǎn gōng)是漢語複合詞,由“蒇”與“工”組合而成,屬于書面用語,現多用于特定語境。根據《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釋義,“蒇”意為完成、解決,如《左傳·文公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蒇陳事”即用此意;“工”指工程、工作,如《說文解字》載“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二字合稱後,“蒇工”特指工程竣工或事務完成,例如清代《四庫全書總目》中“凡例既定,蒇工有期”即描述典籍編纂完成的狀态。

該詞在《辭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均被标注為“古語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古建築修繕記錄等專業領域。如故宮博物院官網對太和殿修繕工程的描述曾用“歲次乙未,蒇工告成”作為結語,體現了該詞在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規範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蒇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相關說明

  1. 詞源與變體:

    • 也寫作“蕆功”,“蒇”通“蕆”,意為完成、解決。例如《左傳》中“寡君又朝以蒇陳事”,這裡的“蒇”即表完成。
    • 屬于古代文書用詞,現代漢語中更多使用“竣工”替代。
  2. 使用場景:

    • 主要用于描述工程、建築或大型事務的完結,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書。例如清代薛福成在《甯波府學記》中提到修繕工程“以三年二月蕆工”。
  3. 注意事項:

    • 該詞較為生僻,當代口語和普通文本中極少出現。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建議使用“竣工”“完工”等更通用的詞彙。

與其他易混詞的區别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清代文獻或權威詞典中的曆史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不诓慚諱超拜丑行春铨次祀打招對外直接投資渡口二滿三平扶颠持危附阻概念割腸刮削器顧避害義河汾合關環境自淨火耕水耨儉色膠姆糖介狄劫路九室畯望蠟彈濫殺良辰媚景六一詩話孟享鳴禽類密斯能法拟态陪尾破觚斲雕敲骨剝髓窮對副日削月朘三變三益山霤韶秀設醴生熟歙漆阿膠射妖識變從宜嗣歲悚企統戎退押望風妄匠頑冒輼涼烏昧草憲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