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教語。寸田謂三丹田,尺宅謂面。《黃庭内景經·瓊室》:“寸田尺宅可治生。” 宋 蘇轼 《贈王仲素寺丞》詩:“尺宅自足芘,寸田有餘畦。” 李厚 注:“兩眉間為上丹田,心為絳宮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黃庭内景經·瓊室》“寸田尺宅” 梁丘子 注:“謂三丹田之宅各方一寸,故曰寸田。……經雲‘寸田尺宅’,彼尺宅謂面也。”
(2).指微薄的産業。 清 汪中 《經舊苑吊馬守貞文》:“餘單家孤子,寸田尺宅,無以治生。”
"寸田尺宅"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指面積微小的田地和宅院,常用來形容産業或家業極其有限,生活清貧。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字面拆解
二者結合,強調財産微薄、家境貧寒。
引申含義
該成語可追溯至道家文獻:
此處批判貪戀私産者,強調修身應超脫物質束縛。
以"寸田尺宅"反襯功名利祿的虛無,深化淡泊名利之意。
《漢語大詞典》(第2版):
"寸田尺宅:極言田宅之小。指微薄的産業。"
示例引《淮南子》及蘇轼詩。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
"形容家産極少,生活貧困。"
标注為"中性詞",多用于書面語。
成語濃縮了中國傳統農耕社會對土地的珍視,折射出"安土重遷"的價值觀。其道家淵源亦體現"知足寡欲"的哲學思想,如《老子》所言"知足者富",與物質匮乏中的精神超脫形成呼應。
參考資料來源:
“寸田尺宅”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ùn tián chǐ zhái,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微薄的資産或産業。以下是詳細解釋:
在道教典籍《黃庭内景經》中,“寸田”指人體三丹田(上、中、下丹田),而“尺宅”指面部。這一含義雖非現代常用,但反映了成語的文化淵源。
“寸田尺宅”既可用于描述物質貧乏,也隱含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其語言凝練、意象鮮明,體現了漢語成語以簡馭繁的特點。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
捱三頂四把酒持螯貶伐常計城曲牀帳出碜憚惕大奴悼楚定法洞庭春色讀鞫防禦州犯獵丱髦龜馬古墨宏圖黃童皓首疆度江蘇郊位恇怯枯蘖庫傉官老俵吏牍靈蔡隆弊龍紗淪喪妙趣橫生撓蕩鳥哢臬極泡泡口香糖蓬莪荗绮閣清旭窮井蛐蟮塞納河三窩兩塊靸鞋上畫蛇草世态庶舊順轎説明書貣丐天倫銅磚銅篆為他人做嫁衣裳文定問心物我戲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