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鳴。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之一:“鳥哢歡新節,泠風送餘善。” 唐 蘇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6*宮應制》:“宸遊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絃。” 宋 陸遊 《數日寒頓減頗有春意感懷賦短歌》:“林梢報梅白,水際聞鳥哢。”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鳥哢漢語 快速查詢。
“鳥哢”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若需進一步驗證,可查閱古籍或專業辭書(如《漢語大字典》)。
《鳥哢》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鳥兒歌唱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鳥(部首:鳥,8畫)
哢(部首:口,20畫)
來源:
“鳥”表示鳥兒,而“哢”代表鳥兒的歌聲。兩個字合在一起就是鳥兒歌唱的聲音。
繁體:
繁體字“鳥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常用字典《康熙字典》中把“鳥哢”寫作“鳥廂”。
例句:
1. 春天來了,一群鳥兒在樹上歡快地哢響。
2. 我在山林裡聽到一片鳥兒的鳥哢聲,非常美妙。
組詞:
1. 鳥兒(指鳥類的幼仔或小鳥)
2. 鳥歌(鳥兒的歌唱聲)
3. 鳥語(鳥兒發出的各種語言和聲音)
4. 鳥巢(鳥類用來築巢的地方)
近義詞:
1. 鳥鳴(指鳥的鳴叫聲)
2. 鳴啼(指鳥兒用來表示情感的歌唱聲)
反義詞:
寂靜(表示沒有聲音或安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