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篆的意思、銅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篆的解釋

(1).指銅魚符。 元 王逢 《過丘以敬管句吳山别業》詩:“銅篆解将還省署,銀魚忘卻挂朝衣。”

(2).指銅鑄香爐。 明 劉基 《祝英台近》詞:“銅篆香殘,絳蠟散輕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篆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兩個角度解析:

一、器物類 指秦漢時期以青銅鑄造的官印,特指印文采用篆書體。此類印章多用于帝王頒賜或官員身份憑證,形制方正嚴謹,印鈕多作龜、蛇等象征權威的動物造型。此釋義可追溯至《說文解字》對"篆"字的注解:"篆,引書也",強調其與書體演變的關聯,而《秦漢官印考》中記載的"銅印皆以篆文镌之"則印證了其實物特征。

二、宗教類 道教符箓體系中特指以銅材鑄造的法器印章,常見于齋醮儀式或鎮宅驅邪場合。據《道藏·靈寶玉鑒》所述,此類銅篆需經"朱砂拓印,敕令加持"方能生效,其符文多含雲雷紋與星象符號組合,體現道教"以象通靈"的宇宙觀。

兩義項均凸顯"銅"材質的永恒屬性與"篆"形态的神秘特質,前者側重曆史實證,後者側重文化象征,構成該詞在漢語語義場中的雙重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銅篆"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銅制的印章或符信,可引申為法律、制度或文化的象征。其核心意象是堅固與持久性,常被用于比喻不可磨滅的規範體系。

  2. 具體解釋

    • 銅魚符(古代符信):唐代官員使用的銅制魚形符信,用于身份驗證或公文傳遞。例如元代王逢詩中提到"銅篆解将還省署",描述官員歸還符信的場景。
    • 銅鑄香爐:明代文獻如劉基《祝英台近》中"銅篆香殘",指銅制篆紋香爐,屬于生活器物。
  3. 語義差異說明 側重抽象比喻(制度/文化象征),而其他網頁(如漢典、滬江詞典)更強調具體器物。這種差異源于詞義的曆史演變,早期多指實物符信,後世衍生出文化象征含義。

  4. 使用場景

    • 古代公文場景:"銅篆"常與"銀魚"(銀制魚符)并提,反映官員職務交接。
    • 文學描寫:多用于烘托曆史氛圍,如香爐意象常見于描寫居室環境的詩詞。

注:該詞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中。如需查看具體古詩用例,可參考、6、8提供的完整引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耶孃不飽和溶液不可勝算參省巉絶嗔呵赤膊沖掃出花兒篡絕達言調羽釘子戶樊檻風嵐分路揚镳割取貴宗回護膠噤姣弱節憂金刻金絲雀駿懋可哂連地連階累任厘改令日離褷履行蔓引株連明茂末殺南嶺鬧亂子腦髓逆流而上逆轉普及本嵌窦氣懑棄民冗職入井望天三周山郭申牌室迩人遐鼫鼠石鐘山記透底頭針療法抟土作人無累仙槎鄉壯鮮廉寡恥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