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童皓首的意思、黃童皓首的詳細解釋
黃童皓首的解釋
見“ 黃童白叟 ”。
詞語分解
- 黃童的解釋 .幼童。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雲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指 黃香 。《後漢書·文苑傳上·黃香》:“ 黃香 字 文彊 , 江夏 安陸 人也。年
- 皓首的解釋 白頭,指老年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後書書;呂強傳》詳細解釋白頭,白發。謂年老。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網絡擴展解釋
“黃童皓首”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黃童:指孩童。古代孩童頭發較黃,故以“黃”形容,如“黃發垂髫”中的“黃發”也代指兒童。
- 皓首:指白發老人。“皓”意為潔白,“首”即頭,形容年邁者頭發花白。
組合起來,成語泛指老人和小孩,強調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共存,常見于文學作品中描述市井或鄉村景象。
出處與用法
- 典籍來源:出自宋代司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黃童皓首接手而遊嬉。”,描繪百姓安居樂業、老少同樂的場景。
- 語法功能:多作主語或賓語,如“街市上黃童皓首,絡繹不絕”。
- 近義詞:黃童白叟、黃童白颠。
延伸知識
- 文化内涵:通過外貌特征(黃發、白發)代指不同年齡層,體現漢語“借代”修辭的凝練性。
- 使用場景:適用于描述節日集會、市井生活等人口混雜的場合,如“社火表演時,黃童皓首皆駐足觀看”。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用例,可參考司馬光原典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童皓首
黃童皓首這個詞來源于《三國演義》,意思是形容年紀雖小但頭發卻已經變白。這種童年時盡憂愁之事而使頭發白的形象,往往代表了人物經曆了許多苦難和磨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童皓首的部首是“豎心言”,共有13個筆畫。
繁體
黃童皓首(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黃童皓首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因為漢字在演變中經曆了一些改變。然而,基本的意思和形象仍然是一緻的。
例句
1. 他年紀輕輕,卻因為家庭的貧困,經曆了種種困苦,變得黃童皓首。
2. 這位年輕的藝術家用自己的作品展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憂傷,使他看起來像個黃童皓首。
組詞
黃昏、童心、皓齒、首位
近義詞
童顔若白、黛眉高顴
反義詞
老當益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