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持蟹螯飲酒。古人視為人生一大樂事。語本《晉書·畢卓傳》:“ 卓 嘗謂人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傅尃 《滿江紅·八月五日聯句》詞:“把酒持螯,問今日、不知何夕。”
“把酒持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ǎ jiǔ chí áo,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成語源自《晉書·畢卓傳》。晉代名士畢卓曾言:“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此句描繪了飲酒食蟹的閑適之樂,後成為文人雅士向往的生活意境。
這一成語反映了古代文人對自然風物與生活情趣的追求,尤其在秋季賞菊食蟹時,常以此表達超脫世俗、寄情詩酒的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引用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晉書》《世說新語》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來源标注網頁)。
《把酒持螯》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在喝酒時,手持螯羊(夾子),寓意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享受。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手部,拆分筆畫有15畫。
《把酒持螯》最早出自于唐代詩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這首詩描繪了八位仙人在一起飲酒的場景,其中有一句是:“杯酒聊厚意,千金敬螯魚。”後來逐漸演變為成語,并廣泛應用于描述人們潇灑自在地享受美好時光的情景。
把酒持螯(繁體: 把酒持螯)
在古代漢字中,把、酒、持、螯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1. 他們把酒持螯,享受着夜晚的甯靜和友誼。
2. 在那個舒適的茶館裡,一群朋友圍坐在一起,把酒持螯,暢談人生。
1. 把酒:喝酒、舉杯。
2. 持螯:手持螯羊(夾子)。
抱螯觞(bào áo shāng)、手執太刀。
丢杯弄盞、手無縛雞之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