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atural bonds and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members]∶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
天倫之樂
(2) [law of nature;natural law;the will of Heaven]∶自然的道理
合于天倫
(1).天然倫次。指兄弟。《穀梁傳·隱公元年》:“兄弟,天倫也。” 範甯 注:“兄先弟後,天之倫次。”《周書·裴寬傳》:“ 裴長寬 兄弟,天倫篤睦,人之師表。”《舊唐書·肅宗紀》:“朕往在春6*宮,嘗事先後,問安靡闕,視膳無違。及同氣天倫,聯華棣萼,居嘗共被,食必分甘。今皇帝奉而行之,未嘗失墜。” 清 孫枝蔚 《亂後初抵廣陵喜見家兄伯發》詩之一:“弟兄同飛鳥,豈不愧天倫。”
(2).泛指父子等天然的親屬關系。 南朝 宋 鮑照 《謝假啟》之二:“天倫同氣,實惟一妹。”《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他父子才得説一番無限離情,叙一番天倫樂事。”《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何如他家這等婦子家人,聯為一體,豈不得些天倫樂趣?”昆曲《十五貫·受嫌》:“但不知何日能養家,樂天倫?”
(3).天理;天意。《莊子·刻意》:“一之精通,合於天倫。”《孔子家語·刑政》:“顓五刑,必即天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天倫漢語 快速查詢。
“天倫”是漢語中一個承載着深厚倫理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天倫”原指家庭成員之間的自然親屬關系,尤以父子、兄弟等血緣紐帶為核心。例如《春秋穀梁傳》提到“兄弟,天倫也”,強調兄弟間的天然倫次。隨着語義擴展,現代用法泛指家庭中的祖孫、夫妻等親屬關系,如“天倫之樂”即形容家庭團聚的溫馨場景。
字義拆分
文獻出處
在當代語境中,“天倫”不僅指親屬關系,更承載着家庭和諧、親情珍貴的文化價值觀。例如新聞中常用“盡享天倫”形容老年人含饴弄孫的幸福場景,體現了對傳統倫理的延續。
“天倫”一詞從自然血緣關系出發,逐步演化為中華文化中家庭倫理的核心符號,其内涵既包含古代哲學對“天”的敬畏,也蘊含着對親情紐帶的珍視。
《天倫》是漢語詞彙,指天地間親屬之間的關系,特指家庭親情。它的拆分部首是"一"、"亻",筆畫數為4。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成的簡化字。
在繁體中文中,天倫的寫法為「天倫」。繁體字中的「倫」,意為倫理、道德标準,有着社會秩序和道德規範的意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天倫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倫的古籍寫法為「倫」或「侖」。這些寫法更接近于繁體字中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天倫的例句:
1. 親情是天倫之樂,讓人感到無比溫暖。
2. 他是一個重視家庭價值觀的人,非常注重維系天倫關系。
3. 天倫之道,乃為家族延續百世之基石。
組詞:天地、天命、天道、天籁、倫常、倫理、倫敦、倫敦塔
近義詞:親情、家庭、親屬關系
反義詞:絕情、疏離、遠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