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敕印的意思、敕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敕印的解釋

敕符,印信。《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叙過寒溫,送過敕印,把大小軍政一一交盤明白。”《清史稿·禮志九》:“ 順治 元年,命 英王 阿濟格 為靖遠大将軍,征流寇,賜敕印。”參見“ 敕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敕印是古代中國官府文書制度中的專用術語,由“敕”與“印”二字複合構成。從詞義溯源來看,“敕”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誡也”,本義為告誡,後特指帝王诏書,如唐代正式确立的“敕書”制度;“印”則指官方憑證的圖章,《周禮》記載“凡通貨賄,以玺節出入之”,可見其權威屬性。

在具體使用中,敕印主要指兩類實物:一是帝王頒授給官員的任命印信,如明代《大明會典》載“凡诰敕等級,俱用織文诰敕軸,頒給各該衙門”;二是加蓋在敕命文書上的禦用印章,例如清代皇帝頒發敕谕時使用的“敕命之寶”。這類印信多采用九疊篆書體鑄造,印鈕形制依官階高低有龜鈕、虎鈕等區别。

據故宮博物院文物研究顯示,現存明代“廣運之寶”敕印邊長11.9厘米,陽文篆書,是典型的中樞機構用印形制。敕印作為皇權象征,其使用嚴格遵循禮制,《唐六典》明确規定“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冊書,二曰制書,三曰慰勞制書,四曰發敕,五曰敕旨,六曰論事敕書,七曰敕牒”,不同文書對應特定的敕印規制。

網絡擴展解釋

“敕印”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綜合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敕符與印信的結合體,即古代帝王下達的正式命令(敕符)及加蓋的官方印章(印信)。兩者共同構成權威性文件的核心要素。

  2. 曆史背景與功能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敕印是皇權象征的重要載體。例如,清代順治元年任命将領時需“賜敕印”,表明其權力合法性。敕印加蓋的文書具有強制執行力,代表國家或皇帝的意志。

  3. 權威性與應用場景
    敕印文件常見于軍政要務交接、官員任命等場合。如《醒世恒言》中描述官員交接時需“送過敕印,把軍政交盤明白”,凸顯其作為權力憑證的作用。

  4. 現代引申義
    當代語境中,“敕印”可比喻權威認證或正式批準,例如重要文件需加蓋公章方可生效,即延續了敕印“合法性象征”的内涵。

擴展說明:敕印制度體現了古代文書制度的嚴密性,其形制、使用規範均被載入《清史稿》等史籍,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切入點。

别人正在浏覽...

隘短跋足並頭蓮波斯冊贈稱紀吃喝玩樂沖想楚貢法算稿案門割符歌管鍋灰和栗火畜講事蹇劣即時撅子居勢看落款矻涼轎靈丹六塵不染留連論詩慢訑馬如遊龍蒙鴻秘結明刊鳥歌萬歲樂驽駒攀龍憑妖破分撲斷潛符裘馬聲色七隩全然渠勒斪斸任滿睿情上不上,下不下燒羊深洽十五細則刷卷水還火歸說經痛醉頭排貨王牌芄蘭蓊薆相叅錫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