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敕印的意思、敕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敕印的解释

敕符,印信。《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叙过寒温,送过敕印,把大小军政一一交盘明白。”《清史稿·礼志九》:“ 顺治 元年,命 英王 阿济格 为靖远大将军,征流寇,赐敕印。”参见“ 敕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敕印是古代中国官府文书制度中的专用术语,由“敕”与“印”二字复合构成。从词义溯源来看,“敕”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诫也”,本义为告诫,后特指帝王诏书,如唐代正式确立的“敕书”制度;“印”则指官方凭证的图章,《周礼》记载“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可见其权威属性。

在具体使用中,敕印主要指两类实物:一是帝王颁授给官员的任命印信,如明代《大明会典》载“凡诰敕等级,俱用织文诰敕轴,颁给各该衙门”;二是加盖在敕命文书上的御用印章,例如清代皇帝颁发敕谕时使用的“敕命之宝”。这类印信多采用九叠篆书体铸造,印钮形制依官阶高低有龟钮、虎钮等区别。

据故宫博物院文物研究显示,现存明代“广运之宝”敕印边长11.9厘米,阳文篆书,是典型的中枢机构用印形制。敕印作为皇权象征,其使用严格遵循礼制,《唐六典》明确规定“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不同文书对应特定的敕印规制。

网络扩展解释

“敕印”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综合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敕符与印信的结合体,即古代帝王下达的正式命令(敕符)及加盖的官方印章(印信)。两者共同构成权威性文件的核心要素。

  2. 历史背景与功能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敕印是皇权象征的重要载体。例如,清代顺治元年任命将领时需“赐敕印”,表明其权力合法性。敕印加盖的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代表国家或皇帝的意志。

  3. 权威性与应用场景
    敕印文件常见于军政要务交接、官员任命等场合。如《醒世恒言》中描述官员交接时需“送过敕印,把军政交盘明白”,凸显其作为权力凭证的作用。

  4. 现代引申义
    当代语境中,“敕印”可比喻权威认证或正式批准,例如重要文件需加盖公章方可生效,即延续了敕印“合法性象征”的内涵。

扩展说明:敕印制度体现了古代文书制度的严密性,其形制、使用规范均被载入《清史稿》等史籍,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切入点。

别人正在浏览...

溰溰八太爷殡敛婢鱼常客宠重传看葱倩丹毂大务雕金叠踵定稿洞同钝根俄忽燔刑蕃衍反正一样風餐雨宿浮厉稿草耕云播雨规谋薃侯黑丸奸贪肩吾精薄井底蛤蟆精悍聚矿作用款志烂七八糟两楹盲史马下卒马柱青翰舟晴霁弃瑕録用瞿摩帝囷窌衽席无辩日往月来十三弦试雨甜爽徒步望察顽横问俗下场先夫香蛾像煞有介事绡帐谢除谐合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