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疲勞貌。 宋 蘇轼 《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我僕既胼胝,我馬亦款矻。”
“款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kuǎn kū(注音:ㄎㄨㄢˇ ㄎ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疲勞貌”,即形容人或動物疲倦、勞累的狀态。該詞多用于描述體力消耗後的疲乏感,如馬匹或人長時間勞作後的狀态。
出處與用例
出自宋代蘇轼的詩作《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我僕既胼胝,我馬亦款矻。”此句通過“款矻”刻畫了捕蝗過程中人與馬的辛勞疲憊。
相關詞彙與用法
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屬于生僻詞彙,多見于古典文學或學術研究。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疲憊”“勞累”等更通用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款款之愚”“孳孳矻矻”)或詩句引用,可參考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
款矻(kuǎn ǎ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款”和“矻”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
款:水部
矻:石部
筆畫:
款:9畫
矻:5畫
來源:
款矻的來源目前尚無定論,但根據相關文獻,矻原為一種用于開鑿和運送石材的工具,而款則與較多與金錢、物品相關。
繁體:
款矻的繁體字為「款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尚未形成統一的漢字書寫規範,款矻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款:由左右橫筆畫組成
矻:由各種橫、豎、撇、點筆畫組成
例句:
這個款矻在古代被廣泛用來進行石材開鑿,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工具。
組詞:
款項、款式、款子、矻石、矻眼
近義詞:
石器、工具、器具、設備
反義詞:
柔軟、文房四寶(筆、紙、墨、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