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撲斷的意思、撲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撲斷的解釋

處理;決定。《舊五代史·食貨志》:“其麴官中自造,委逐州減舊價一半,於在城撲斷貨賣。” 宋 劉克莊 《歲晚書事》詩之五:“人間止有 漳泉 叟,撲斷 衡山 了一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撲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pū duàn,注音為ㄆㄨ ㄉㄨㄢˋ,核心含義是“處理;決定”。例如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對事務的處置或裁決。

  2. 引證與例句

    • 《舊五代史·食貨志》中提到:“其麴官中自造,委逐州減舊價一半,於在城撲斷貨賣。” 此處“撲斷”指官方對酒曲定價和銷售的管理。
    • 宋代劉克莊《歲晚書事》詩之五:“人間止有漳泉叟,撲斷衡山了一生。” 此處引申為對某事的決斷或了結。
  3. 字義分解

    • 撲:本義為“用力向前沖”或“拍打”,引申為全身心投入某件事(如“一心撲在工作上”)。
    • 斷:意為“裁決、判定”,如“決斷”“斷絕”。
  4. 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曆史語境中,通常與官方決策、事務處理相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文獻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撲斷是什麼意思

撲斷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用力使斷裂或中斷,通常指用力使物體或事物發生斷裂或突然停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撲斷的部首是手,撲斷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撲斷》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語大詞典》中,被認為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詞彙,其語義簡明清晰。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撲斷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撲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撲斷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該詞并不算是個别古代文獻中的重點詞彙,所以現代人對其古代寫法的了解較有限。

例句

1. 他用力撲斷了那根繩子。

2. 她的眼淚撲斷了話語的流動。

3. 重拳撲斷了對手的防守。

組詞

撲滅、撲通、撲腿、手腳并用

近義詞

截斷、切斷、折斷

反義詞

連結、連接、接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