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貢的意思、楚貢的詳細解釋
楚貢的解釋
《左傳·僖公四年》載, 齊 伐 楚 , 管仲 責 楚 不向 周 室納貢苞茅,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茅,指菁茅。後因以“楚貢”稱菁茅。亦泛指貢物。 北齊 蕭祗 《香茅詩》:“終當入 楚 貢,豈羨詠 陳 詩。”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 楚 貢何年絶, 堯 封舊俗疑。” 仇兆鳌 注引 郭知達 曰:“ 楚 貢,如 嶺 南小梗。”
詞語分解
- 楚的解釋 楚 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幹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
- 貢的解釋 貢 (貢) ò 獻東西給上級,古代臣下或屬國把物品進獻給帝王:進貢。納貢。貢獻。貢品。貢賦。 封建時代給朝廷薦舉人才:貢生(指經科舉考試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人)。貢舉。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網絡擴展解釋
“楚貢”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
詞源典故
出自《左傳·僖公四年》。春秋時期,齊國伐楚,管仲指責楚國未向周王室進貢“苞茅”(一種用于祭祀的菁茅),導緻周王祭祀時無法“縮酒”(濾酒去渣)。這一事件成為“楚貢”的起源。
-
本義與引申義
- 特指菁茅:最初專指楚國應納貢的苞茅。
- 泛指貢物:後世擴展為諸侯國或地方向中央進獻的貢品統稱,如唐代杜甫《夔府書懷》中“楚貢何年絕”即用此意。
-
文學與曆史引用
北齊蕭祗《香茅詩》以“終當入楚貢”表達對菁茅的贊美,唐代詩歌中則多借“楚貢”暗喻地方與中央的關系。
該詞從特定貢品演變為廣義貢物的代稱,兼具曆史事件背景與文學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楚貢這個詞是指古代楚國對于宴會或祭祀中所供奉的食物和飲品的總稱。下面将依次介紹楚貢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楚貢的拆分部首是木和貝,共含有16畫。
來源:
楚貢一詞來源于古代楚國的傳統文化和宴會禮儀。楚國是中國古代七雄之一,其飲食文化非常豐富,以舉辦盛大的宴會和祭祀活動而著稱。
繁體字:
楚貢的繁體字為「楚貢」。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楚貢的寫法略有不同。以「楚與貢」為例,其中「與」是「與」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宴會上,各種美味佳肴擺滿了宴席,堪稱楚貢中的極品。
2. 在祭祀儀式上,楚貢作為供品被鄭重地獻上。
組詞:
楚國、祭祀、美味、佳肴、宴會、獻上
近義詞:
飨宴、饕餮
反義詞:
貧瘠、匮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