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鋤艾的意思、鋤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鋤艾的解釋

鋤割。引申為鏟除、消滅。 明 李東陽 《與東山劉都憲書》:“安攘之計,固已概定,而撫綏之意,勝於鋤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鋤艾"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鋤"和"艾"兩個動詞組合而成,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同義複用結構。該詞最早見于《漢書·郊祀志》,原句為"草艾則墨",顔師古注曰:"艾讀曰刈,刈,穫也",指通過除草行為引申為對人事的規整與治理。

從字義構成解析:

  1. 鋤:形聲字,金旁表示農具屬性,《說文解字》釋作"斫也",本指松土除草工具,後引申為鏟除、消滅等抽象含義,如"鋤奸"即用其引申義。
  2. 艾:象形字,《爾雅·釋草》記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動詞時通"刈",《詩經·周頌》有"奄觀銍艾"句,鄭玄箋注"艾,穫也",特指收割農作物的動作。

在語義演進過程中,"鋤艾"形成了雙重指向:既保留具體農耕場景中的"除草收割"本義(見《王祯農書》記載的耕作技藝),又衍生出"清除弊政"的抽象用法,如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中"鋤艾奸宄"的治國策略表述。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學術性文本或曆史文獻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鋤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拼音與基本釋義

出處與語境

明代李東陽在《與東山劉都憲書》中寫道:“安攘之計,固已概定,而撫綏之意,勝於鋤艾。”此處“鋤艾”與“撫綏”形成對比,強調以安撫政策取代武力鎮壓。

近義詞與延伸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爊煎包蒙逋壅層折吹毛洗垢從兄撮合大陸冰川丁冊鬥辯短犢短衫娥姜水凡號泛納蜂蝶隨香焚研綱曹剛躁高額耇長勾覈故葉紅不棱登回軒家翻宅亂鞠衣靈便林旭流言飛文隴阪陋規倫色邏人買免旄麾馬王爺馬杌子磨崖碑懦薄匹夫之勇清拔寝廬少是末聖籍生術繩違省谕身衣口食神瑩筮史祀舍簨業梯級筒布通艙亡識威禁亵翫心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