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丁冊的意思、丁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丁冊的解釋

[residence booklet] 舊時的戶口簿

詳細解釋

戶口冊。《清史稿·食貨志一》:“五年,令凡編審丁冊,每戶書另戶某人某官,無官則曰閒散某,上書父兄官職名氏,傍書子弟及兄弟之子,及戶下若幹人。或在籍,或他往,皆備書之。” 吳組缃 《山洪》一:“我同你到縣裡自己填丁冊去,不敢去的是灰孫子!” 毛6*6*《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前 清 地方造丁口冊,有正冊、另冊二種,好人入正冊,匪盜等壞人入另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丁冊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丁冊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登記人口(尤指成年男性)的簿冊,相當于戶籍或名冊。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用法及權威來源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丁冊(dīng cè)指記錄人丁戶口的名冊,特指官府用于統計賦稅、徭役的登記簿。其中“丁”指成年男子(古時稱能賦役的男子為“丁”),“冊”即簿籍。

例證:

“凡造丁冊,俱照舊規。” ——《明史·食貨志》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

  1. 賦役管理工具

    明清時期,官府每十年編審一次丁冊,記錄16至60歲男丁姓名、年齡,作為征收“丁稅”(人頭稅)和派發徭役的依據。

    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戶籍制度組成部分

    與“黃冊”(登記戶口的冊籍)并行使用,黃冊以戶為單位,丁冊以丁為單位,共同構成古代人口統計體系。

    例證:

    “黃冊稽戶,丁冊核丁。” ——《清史稿·食貨志》

    來源:國學大師網(www.guoxuedashi.com)古籍庫


三、相關詞彙辨析


四、現代應用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丁冊”一詞已罕用,但可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方言留存(如閩南語保留“查丁冊”表示核對名單)。其文化意義體現在: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曆史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國學大師網(www.guoxuedashi.com)古籍數據庫
  4. 漢典(www.zdic.net)詞語釋義庫
  5. 《漢語源流大詞典》(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丁冊”是漢語詞彙,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舊時的戶口簿,主要用于登記人口信息。其中“丁”指成年男子或人口,“冊”為編錄成簿的文書。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 清代戶籍制度中,丁冊用于記錄每戶家庭成員的姓名、身份(如官職)、親屬關系及流動情況。例如《清史稿》記載,丁冊需詳細标注“戶主官職名氏”及“子弟、兄弟之子”等信息。
    • 清代将人口分為“正冊”與“另冊”,良民入正冊,罪犯等入另冊,這一分類在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也有提及。
  3. 詞義結構分析

    • 單字拆分:“丁”為天幹第四位,引申為人口;“冊”原指竹簡編成的文書,後泛指簿籍。兩字組合凸顯戶籍登記的規範性。
  4. 使用實例

    • 吳組缃小說《山洪》中,角色提到“到縣裡填丁冊”,反映民間對戶籍登記的重視。
    • 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描述,如“查閱丁冊”指向戶籍檔案。

丁冊是中國古代戶籍管理的實物載體,兼具行政功能與社會分類意義。現代已無實際用途,但作為曆史詞彙仍具研究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阿基米德原理阿物兒半路修行遍野碧矑鼻窩踣屍參俪殘吏層曲剗汰乘虛疊出蚩尤旗初日村妪鹾院單跪低緩頓委方割扶渠脯掾甘眠榦世個體戶詭競規旋矩折詭億橫撄滉樣介壽暨暨金镝金碗季主菌圥跨街樓陋忠茂範墨缞從戎牛衣夜哭排頓傾聽逡巡術攘竊汝墳喪命上竅同心合意童真頽疊土中人往還骛華無移時相士鮮味蕭灑喜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