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丁冊的意思、丁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丁冊的解釋

[residence booklet] 舊時的戶口簿

詳細解釋

戶口冊。《清史稿·食貨志一》:“五年,令凡編審丁冊,每戶書另戶某人某官,無官則曰閒散某,上書父兄官職名氏,傍書子弟及兄弟之子,及戶下若幹人。或在籍,或他往,皆備書之。” 吳組缃 《山洪》一:“我同你到縣裡自己填丁冊去,不敢去的是灰孫子!” 毛6*6*《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前 清 地方造丁口冊,有正冊、另冊二種,好人入正冊,匪盜等壞人入另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丁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丁冊”是漢語詞彙,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舊時的戶口簿,主要用于登記人口信息。其中“丁”指成年男子或人口,“冊”為編錄成簿的文書。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 清代戶籍制度中,丁冊用于記錄每戶家庭成員的姓名、身份(如官職)、親屬關系及流動情況。例如《清史稿》記載,丁冊需詳細标注“戶主官職名氏”及“子弟、兄弟之子”等信息。
    • 清代将人口分為“正冊”與“另冊”,良民入正冊,罪犯等入另冊,這一分類在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也有提及。
  3. 詞義結構分析

    • 單字拆分:“丁”為天幹第四位,引申為人口;“冊”原指竹簡編成的文書,後泛指簿籍。兩字組合凸顯戶籍登記的規範性。
  4. 使用實例

    • 吳組缃小說《山洪》中,角色提到“到縣裡填丁冊”,反映民間對戶籍登記的重視。
    • 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描述,如“查閱丁冊”指向戶籍檔案。

丁冊是中國古代戶籍管理的實物載體,兼具行政功能與社會分類意義。現代已無實際用途,但作為曆史詞彙仍具研究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丁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被用來記錄記載事物、信息的冊子。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丁和冊。丁是指瓦片的形狀,表示物體的形狀;冊是指書本、紙張等,表示事物的載體。 丁冊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其拼音音讀為dīng cè。在繁體字中,丁冊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多種多樣,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丁冊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這本丁冊中記錄着古代的曆史事件。 2. 我買了一本新的丁冊,準備開始寫日記。 3. 圖書館裡的丁冊堆積如山,讓人應接不暇。 一些與丁冊相關的組詞有: 1. 冊封:指封授官職、官爵等。 2. 冊頁:指冊中的一頁。 丁冊的近義詞可能是: 1. 文集:指彙集了一個人或一群人的作品的書籍。 2. 奧義:指深奧難懂的道理或學問。 丁冊的反義詞可能是: 1. 白紙:指一張沒有任何文字或圖畫的紙張。 2. 空白:指沒有任何内容或信息的狀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