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鞠衣的意思、鞠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鞠衣的解釋

古代王後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葉始生。《周禮·天官·内司服》:“掌王後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 鄭玄 注:“ 鄭司農 雲:‘鞠衣,黃衣也。’鞠衣,黃桑服也。色如鞠塵,象桑葉始生。”《周禮·天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婦之服,鞠衣、展衣、緣衣。” 鄭玄 注:“内命婦之服:鞠衣,九嬪也……外命婦者,其夫孤也,則服鞠衣。”《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 鄭玄 注:“為将蠶,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黃桑之服。”《北堂書鈔》卷一二八引《三禮圖》:“鞠衣,王後親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從助祭,其鞠衣之色,象桑始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鞠衣”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代禮服制度中的核心釋義

  1. 身份與功能:鞠衣是周代王後六種禮服之一,屬于祭祀蠶神的專用禮服。九嫔(後宮女官)及卿大夫之妻在特定禮儀場合亦可穿着。
  2. 顔色象征:
    • 早期文獻《周禮》描述其色“如桑葉始生”,即淺黃綠色,象征春季萬物新生;
    • 漢代《釋名》補充其色“如菊花黃”,屬于黃色系,對應五正色中的“黃”,象征母儀天下的正氣。

二、禮儀與文化内涵 3.禮儀體系:與王後其他禮服(如白色展衣用于宴會、黑色緣衣用于日常)共同構成完整的禮服制度,體現周代“以色明禮”的等級規範。 4.衍生含義:部分現代釋義将其引申為“恭敬行禮時整理衣襟的動作”,但此說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依據,可能是基于字形或禮儀場景的延伸解讀。

建議進一步查閱《周禮·天官·内司服》原文或考古服飾研究(如的專題解讀)了解更詳細的形制與曆史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鞠衣》是什麼意思

《鞠衣》是一種漢字詞語,意思是整理衣物。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鞠:馬的缰繩,鞬。部首:革。筆畫:19劃。

2. 衣:衣服。部首:衣。筆畫:6劃。

來源

《鞠衣》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的楚莊王十九年篇中,作為整理衣物的動作。後來,這個詞也用來形容整理其他物品的動作。

繁體

繁體字中,《鞠衣》分别為「鞠」和「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略有不同。《鞠衣》的古字形可以寫作「鞴衣」。其中「鞴」是指打繩索和伐木所用的工具,用來比喻整理衣物,與現代「鞠」的意思相同。

例句

1. 他認真地鞠衣,整理得整整齊齊。

2. 在重要場合,我會特意鞠衣打扮。

組詞

鞠躬、鞠蹈、鞠躬盡瘁、鞠躬盡力

近義詞

整理、收拾、裝束

反義詞

亂七八糟、懶散、邋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