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筮史的意思、筮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筮史的解釋

筮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有疾, 曹伯 之豎 侯獳 貨筮史。”《國語·晉語四》:“筮史占之,皆曰不吉。” 韋昭 注:“筮史,筮人,掌以三易,辨九筮之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筮史是中國古代職官名稱與占卜文化的複合概念,由“筮”和“史”兩部分構成。以下從詞源、職能、曆史背景三方面解析:

  1. 詞源解析

    • “筮”在《漢語大詞典》中定義為“以蓍草占問吉兇”,源自殷周時期通過數蓍草進行預測的巫術行為(來源:《漢語大詞典》)。
    • “史”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記事者也”,特指古代負責記錄國家大事、掌管典籍的官職(來源:《說文解字》)。

      二者結合後,“筮史”指代兼具占卜與史官職能的職位。

  2. 職能與作用

    據《周禮·春官》記載,筮史負責“掌三易,辨九筮”,即運用《連山》《歸藏》《周易》等典籍,為王室重大決策提供占卜依據(來源:《周禮注疏》)。其職責包括祭祀擇日、戰争占驗、災異解讀等,兼具神權與史實的雙重權威。

  3. 曆史演變與文獻例證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晉國筮史通過占卜預測戰争結果,反映其在春秋時期的政治影響力。至秦漢後,隨着史官制度與占卜職能的分化,“筮史”一詞逐漸被“太史令”“蔔正”等取代(來源:《左傳正義》)。

網絡擴展解釋

“筮史”是古代官職名稱,指專門負責占卜事務的官員,又稱“筮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職責
    筮史的主要職責是運用《周易》等典籍進行占卜,通過蓍草等工具預測吉兇,并為君主或貴族提供決策參考。據《國語》韋昭注,他們需掌握“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和“九筮”(九種占卜方法)。

  2. 文獻出處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晉侯患病時,曹伯的侍從曾賄賂筮史,暗示其職位與君主健康占卜相關。
    • 《國語·晉語四》提到筮史占卜後均稱“不吉”,反映其在重大事件中的預判作用。
  3. 字義分解

    • 筮(shì):特指用蓍草占卜,區别于龜甲占卜(蔔)。
    • 史(shǐ):本義為史官,此處引申為專職人員,表明筮史兼具記錄與占卜職能。
  4. 曆史地位
    作為溝通天人的角色,筮史在先秦政治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其占卜結果常影響軍事、祭祀等國家事務。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籍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左傳》《國語》原文或權威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半月泉闆帳錢悲慘編甿閉約瞠呼其後陳泰挂壁赤邑出沐怵目驚心處之泰然叢曹劇部呾叉始羅大都憲代拆代行澹泊寡欲當門犬疍民定端獨苗苗遏截發想發越攻堅功最锢滞呵斥護養緘口結舌踐約解纍警嚴扃锢摳哧罍恥連及绫機立體龍盾蒙掙盤桓坯布平安火平息千急秦書八體窮親穹宇仁鄙肉杏三棒鼓三雍宮神戎探真天翁天妖卍字無所用心小桔燈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