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隴阪的意思、隴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隴阪的解釋

亦作“ 隴坂 ”。1.即 隴山 。《文選·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 漢 陽,欲往從之 隴阪 長。” 李善 注:“ 應劭 曰:‘ 天水 有大坂,名曰 隴阪 。’《秦州記》曰:‘ 隴坂 九曲,不知高幾裡。’”《書·禹貢》“因 桓 是來” 孫星衍 注引 漢 鄭玄 曰:“ 桓 是 隴阪 名,其道盤桓旋曲而上。” 隋 虞世基 《出塞》詩之二:“揚桴度 隴坂 ,勒騎上平原。”《漢書·地理志下》“ 隴西郡 ” 唐 顔師古 注:“ 隴坻 謂 隴阪 ,即今之 隴山 也。” 明 何景明 《送賈君博之階州》詩:“ 隴坂 盤雲上, 秦城 向鬥看。”參見“ 隴山 ”。

(2).山坡;高坡。隴,通“ 壟 ”。《後漢書·馮衍傳下》:“上隴阪,陟高崗,遊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 李白 《北上行》:“吸水澗谷阻,採薪隴坂長。” 王琦 注:“隴坂謂山之崗壠坡阪。《後漢書》‘上壠阪,涉高崗’是也。” 明 章美中 《初秋感懷》詩:“亭臯雲稍白,隴坂葉初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隴阪是漢語中兼具地理指代與文化象征的複合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隴阪”由“隴”與“阪”組合而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隴”特指隴山,即今六盤山南段,位于陝甘交界處(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阪”通“坂”,《說文解字》注為“坡者曰阪”,指傾斜的山坡地形。二字連用最初特指隴山地區的斜坡地貌。

二、地理實體 在曆史文獻中,隴阪作為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常見于軍事地理記載。《漢書·地理志》記載“隴西郡有大阪曰隴阪”,描述其地勢險峻,九折盤旋的地理特征(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更詳細标注其位于秦州清水縣境内,屬古代絲綢之路東段重要節點。

三、文學意象 隴阪在漢魏樂府中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隴頭歌辭》中“隴頭流水,鳴聲嗚咽”的描寫,使其成為征人戍客的鄉愁載體(來源:郭茂倩《樂府詩集》)。宋代《太平禦覽》引《三秦記》載“隴阪九折,欲上者七日乃越”,進一步強化其險阻意象,成為文人表達仕途艱險的常用隱喻。

該詞在近現代使用中逐漸演化為地域文化符號,常見于西北地區文史研究及詩歌創作,既承載着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也延續着古代邊塞文學的情感記憶。

網絡擴展解釋

“隴阪”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地理背景:

1.指隴山(地理名稱)

2.泛指山坡或高坡

3.其他文獻中的特殊用法

“隴阪”一詞兼具具體地理指向(隴山)與抽象象征(高坡、險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或地理考據,可參考《文選》《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喜幫身苄基鬓鵶哱啰慘境朝軌抄空兒程期鹑籠處暑詞府潨漴撺調粗胪墊支阸會耳熏目染犯分法政佛日高絶供養漢津亨奮郇公五雲體混攪教乘羁防鯨鍾潰延庫傉官類新星變星料量磨治睦孰尿崩症醲厚貧瘦潑說千難萬難親隨權杖曲録山圪落閃念神委說真的四至素晖素腕讨價還價逃卒童妾通穴微命無管香節霞聳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