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 司馬光 之園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南郊。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獨樂園》:“ 司馬溫公 在 洛陽 ,自號 迂叟 。其園曰 獨樂園 ,園卑小,不可與他園班。” 宋 蘇轼 有《司馬君實獨樂園》詩。
(2).泛指名人的花園。 宋 趙如騰 《呈竹湖李端明》詩:“歲時闊會英耆社,風月稀遊獨樂園。”
“獨樂園”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典故和語義延伸兩個層面理解,具體如下:
曆史背景
獨樂園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在洛陽所建的私家園林,故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南郊。該園因規模較小,與當時其他名園相比顯得簡樸。
相關文獻記載
宋代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中描述其“園卑小,不可與他園班”,蘇轼亦作《司馬君實獨樂園》詩,體現其作為文人雅士隱居著述之地的特質。
後世将“獨樂園”引申為名士或顯貴所建花園的代稱,如宋代趙如騰詩句“風月稀遊獨樂園”即用此意。
部分資料(如低權威性來源)提到該詞被用作成語,形容“自私自利、獨享其樂”的貶義,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解讀。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擴展說明:司馬光在獨樂園中完成《資治通鑒》部分編撰,賦予該園林深厚的文化象征意義,使其成為士大夫精神追求的縮影。
《獨樂園》是一個成語,意指一個人獨自欣賞樂趣,不與他人分享或合作。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不願與他人互動。
《獨樂園》的部首是犬和田,拆解成“犬田囗”。它的總筆畫數是15畫。
《獨樂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在繁體字中,它的書寫形式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獨樂園》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因為漢字的書寫發展和變化,所以該成語在古代可能以不同的形态出現。
他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間裡,像是生活在一個獨樂園中。
與《獨樂園》相關的組詞有:獨處、樂趣、園地。
與《獨樂園》近義詞有:自得其樂、自我感覺良好。反義詞可以是:合作、共享樂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