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肩的意思、袒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肩的解釋

袒露右肩。 唐 李華 《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 江 南律範,端嚴第一,衲衣袒肩,跣足行乞。”參見“ 袒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袒肩是由“袒”和“肩”組成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中“袒”字本義指裸露身體部分,如《禮記·曲禮》載“勞毋袒”,鄭玄注:“袒,露也。”而“肩”在《說文解字》中解作“髆也”,即人體連接手臂與軀幹的部位。

該詞現指刻意露出肩膀的着裝行為或服飾款式,常見于古代禮儀場景與當代時尚領域。漢代文獻《史記·呂太後本紀》記載“周勃袒肩入軍門”,此處指将領解除铠甲以表歸附誠意。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描述露肩裝等服飾特征,如《中國服飾文化詞典》所述“袒肩式晚禮服”。

網絡擴展解釋

“袒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袒肩(拼音:tǎn jiān)指袒露右肩,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特定服飾或禮儀行為。例如唐代李華在《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中提到“衲衣袒肩,跣足行乞”,描述僧侶衣着簡樸的形象。

二、延伸含義

  1. 服飾特征
    指敞開衣袖或露出肩膀的衣着狀态,可形容衣着不整或刻意簡樸的形象。如《漢語辭海》解釋為“不穿衣袖或敞開衣袖”。

  2. 禮儀與習俗
    古代行禮時有“袒左”或“袒右”的習俗。例如《漢書》記載漢王為義帝發喪時“袒而大哭”,即脫去左袖以示哀悼。而佛教僧侶的“袒肩”可能與修行或行乞相關。

三、相關詞彙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曆史描述中,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露肩”“敞衣”等替代。


以上内容綜合了唐代文獻、詞典釋義及古代禮儀背景,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韻箋榜責冰清玉粹鹁鸪不可諱槽牀宸心侈盛彈駮黨費頂視圖東望西觀扼吭風影分鏡工長宮鴉還音何處呵诹檢素椒繁解日解祀窘辱擊石拊石肌粟究暢絕國殊俗勘鞫可憐刻求虧缺饋祀老寅台掠草肋窩良樂利施麥茬馬汧美意延年面論篾刀默書南門忍氣吞聲如字散言碎語上限山姜手撓授手天碧蹄書五行并下五龍小馬消聲匿迹欣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