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鴻基,陝西米脂人,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大順政權建立者。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李自成出身貧寒,早年曾為地主牧羊,後成為銀川驿卒。因明末社會動蕩、賦稅繁重,他投身農民起義,加入高迎祥部,因骁勇善戰被稱為“闖将”。高迎祥犧牲後,他被推舉為“闖王”,逐步成為起義軍核心領袖。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天災頻發(如旱災、蝗災),陝西地區尤為嚴重。農民不堪重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吸引大量饑民加入。這一政策極大增強了起義軍的號召力,隊伍迅速壯大至百萬之衆。
李自成被視為反抗壓迫的象征,其起義加速了明朝滅亡,但未能解決内部矛盾(如軍紀松散、戰略失誤),最終敗于清軍。他的經曆反映了明末社會危機與農民力量的局限性。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4、6、8等)。
李自成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指代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此外,李自成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勇敢、崇高或獨立自主的精神。
李(木字旁+子)自(自字旁+目)成(戈字旁+弓)
李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7。
自的部首是自,總筆畫數為6。
成的部首是戈,總筆畫數為6。
“李自成”一詞來源于明朝末年,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他出身農家,後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建立了大順國,但後來不敵清朝軍隊而覆滅。
李自成的繁體字為「李自成」。
古時候李自成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别。
1. 李自成大膽果決,率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朝。
2. 他的行動展現了李自成的勇敢精神。
李自成組詞:
1. *********(以李自成為人物創作的作品名稱)
2. 自立(含義為獨立自主)
3. 成就(含義為取得優異的成績)
李自成的近義詞有:李成自立、自行其是、男兒自立、剛毅果斷。
李自成的反義詞有:依賴他人、服從他人、順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