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靠。 宋 嶽珂 《金陀續編·百氏昭忠錄·鼎澧逸民叙楊幺事述二》:“ 崔曾 、 吳全 一軍人船,止令在 嶽州 、 艑山 、 湘江 口及 洞庭湖 口、 牌口 等處捎泊。” 宋 周密 《武林舊事·乾淳奉親》:“至申時,禦舟捎泊 花光亭 。”
“捎泊”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hāo bó(注音:ㄕㄠ ㄅㄛˊ),其核心含義為停靠,尤其指船隻的停泊。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金陀續編》《武林舊事》等古籍原文。
捎泊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捎”和“泊”。這個詞的意思是在旅途中停留短暫的時間。
“捎”的部首是手,總計有10畫;“泊”的部首是水,總計有8畫。
《捎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航海和旅行中。在古代,泊指停靠船隻,捎則表示短暫停留的動作。兩個詞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捎泊”的意思。
《捎泊》的繁體字形為“捎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所以《捎泊》的古代寫法為“捎泊”。
1. 我們隻能在這個城市捎泊一晚,明天繼續旅行。
2. 他提議在途中捎泊一會兒,休息一下再繼續行程。
捎泊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組:
1. 捎泊行蹤
2. 捎泊時光
3. 迷人的捎泊地
與“捎泊”意思相似的詞彙有:
1. 逗留
2. 停留
3. 留連
與“捎泊”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出發
2. 繼續
3. 前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