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徒卒的意思、徒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徒卒的解釋

步兵。泛指兵卒。《左傳·哀公十一年》:“ 冉有 以 武城 人三百為己徒卒。”《列子·湯問》:“肆咤則徒卒百萬,視撝則諸侯從命。”《三國志·魏志·趙俨傳》:“今賊圍素固,水潦猶盛。我徒卒單少,而 仁 隔絶不得同力,此舉適所以弊内外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徒卒是漢語曆史詞彙中表示"步兵"或"普通士兵"的複合名詞,其詞義構成與古代軍事制度密切相關。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由"徒"與"卒"兩個單字複合而成:"徒"特指無車馬代步的步行者,"卒"則指代基層士兵群體,《說文解字》釋"卒"為"隸人給事者"即服役的底層人員。

在軍事語境中,徒卒特指古代戰車兵制下的徒步作戰單位。《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楚子為乘廣三十乘,分為左右...使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劄焉。以示王徒卒",此處徒卒即指楚莊王直屬的步兵部隊。這類士兵通常配備短兵器,在車戰時代承擔護衛戰車、近身格鬥等任務,與"甲士"等重裝部隊形成等級區分。

該詞在詞義演變中逐漸産生泛化用法。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指出,隨着軍事制度變革,"徒"的概念從"步行者"擴展為"基層兵員",與"卒"形成同義複合關系。近現代漢語中,該詞多保留在曆史文獻及軍事史研究領域,日常口語已鮮少使用。

需特别說明的是,"徒卒"與"士卒""步卒"等近義詞存在細微差異:《漢語大詞典》将"士卒"定義為軍官與士兵的統稱,而"步卒"則側重描述兵種屬性。這種詞義差别反映了古代軍隊等級制度的語言投射。

網絡擴展解釋

“徒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文獻出處

  1. 《左傳·哀公十一年》:“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
    意為冉有帶領三百名武城人作為自己的步兵。
  2. 《列子·湯問》:“肆咤則徒卒百萬,視撝則諸侯從命。”
    形容軍隊規模龐大,士兵聽從指揮。
  3. 《三國志·魏志·趙俨傳》提到“徒卒單少”,強調兵力薄弱。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軍事制度或相關詞彙的文獻例證,可參考《左傳》《三國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廢俱舉蚌研悲詫鄙戾不老氣襯裙垂袖出鏡出新麤怪督過反諷覆覈改舊橄榄香膏鐧過頭何暇歡康胡三虎視鷹揚降戾嘉偶浄缾經像金曲卮謹閑卷面開金誇贊苦悰兩兩鸾情馬蹏墨绶搶劫犯起覇惸惸其如绮纨之歲去去擾動融洽射鹄十二度時蹇首鼠絲繩損穢塌掉套服橦竿徒裎文緖無身無所不至限列稀代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