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賦的意思、籍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賦的解釋

謂賦稅。《舊唐書·職官志二》:“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天下諸門及關出入往來之籍賦,而審其政。” 宋 曾鞏 《司門制》:“門關筦鍵之事,啟閉出入之節,總其籍賦而審其禁令,郎官之任,爾允詢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籍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賦稅,特指與戶籍管理相關的稅收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曆史文獻依據

  1. 《舊唐書》記載:唐代戶部郎中、員外郎的職責包括管理“天下諸門及關出入往來之籍賦”,即通過戶籍和關卡記錄審核稅收政策。
  2. 宋代曾鞏《司門制》:提到“總其籍賦而審其禁令”,強調通過戶籍賦稅管理來實施國家禁令。

職能關聯

古代官職如“戶曹參軍”專門負責戶籍賦稅和倉庫收納,說明“籍賦”是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注意

“籍賦”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稅收制度,強調戶籍與賦稅的緊密關聯。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的管理細則,可查閱《舊唐書·職官志》或宋代典章制度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籍賦》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籍賦》意為登記和征稅,是古代************管理人口及征收賦稅的一種制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籍賦》的部首是竹(⺮)和貝(貝),總共有14畫。

來源

《籍賦》一詞最早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天子将籍賦,諸侯賦歲時與稷黍。”意指君主進行人口普查和征收賦稅的活動。

繁體

《籍賦》的繁體字為「籍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籍賦」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早期,「籍」字的上方是「㔾」而不是現代常見的「⺮」,「賦」字則多以「負」取代「貝」。

例句

1. 在古代,官府通過進行《籍賦》,進行人口普查并收取賦稅。

2. 國家需要進行《籍賦》來确定人口數量和財産情況。

組詞

1. 族籍:指人的族譜和家譜。

2. 文籍:指書籍或文獻。

3. 軍籍:指軍人的籍貫和軍齡等相關資料。

近義詞

登記、征稅、賦稅

反義詞

豁免、免賦、免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