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rought iron] 適合于制造熟鐵的生鐵
(1).打鐵。 唐 白居易 《詠慵》:“彈琴復鍛鐵,比我未為慵。”參見“ 鍛柳 ”。
(2).用生鐵精煉而成的含碳量在0.15%以下的鐵,有韌性、延性,強度較低,容易鍛造和焊接,不能淬火。用來制造鉚釘、鍊條、鐮刀等。也叫熟鐵。
鍛鐵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術語,既指代一種加工工藝,也指代一類金屬材料。其詳細釋義如下:
指通過反複捶打、加熱金屬(通常為生鐵或熟鐵),使其成型并改善性能的加工方法。這是傳統金屬加工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外力作用改變金屬内部結構,消除雜質,提高韌性和強度。該工藝曆史悠久,廣泛應用于工具、兵器、建築構件等的制造。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指經鍛造工藝處理後的鐵材,特指含碳量極低(通常低于0.1%)、質地較軟、延展性良好的熟鐵(Wrought Iron)。區别于生鐵和鋼,鍛鐵具有抗腐蝕性強、易彎曲成型的特點,常用于制作鐵藝欄杆、裝飾構件及曆史建築修複。
來源:國家标準《GB/T 29094-2012 鋼鐵産品術語》中"鍛鐵"的冶金學定義。
在中國傳統工藝中,鍛鐵技術承載着工匠精神,如古籍《天工開物》記載的"鍛鐵逐刃"之法。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鐵畫(故宮文物編號:故00147242)即展現了鍛鐵工藝的藝術價值,印證其曆史地位。
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藏品數據庫(2023年公開數據)。
鍛鐵(又稱熟鐵或軟鐵)是一種通過加工生鐵制成的鐵材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鍛鐵是含碳量0.15%以下的鐵材料,通過将生鐵在高溫爐中加熱、去除部分碳元素制成。其特點是韌性高、延展性強但強度較低,且無法通過淬火硬化。
不同文獻中,鍛鐵也被稱為熟鐵或軟鐵,三者含義基本一緻。
如需查看更多示例或曆史典故,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8)。
八世貝多芬北極星飙馭漕河陳言吃乾飯純真到底點漆璧低聲下氣鍛竈敦懿珥環防微飛軿覆棋供役桄榔寒蛩龢銮華葉悔謝護身咒巾帼丈夫晉號雞日看成可可豆枯魚之肆郎位連綱鍊黴素勵精求治亂常棉被莫名其妙墨守成法男女老小能言快語凝酥泥頭帕子乾笑窮發窮家富路窮審驅殄人閑儒者審辦贳忍詩式勢至田油子鐵英投拜吐捉小日月莊稼小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