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極北不毛之地。《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地以草為毛髮,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窮髮,所謂不毛之地。”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淩窮髮。” 唐 獨孤及 《海上寄蕭立》詩:“遠海入大荒,平蕪際窮髮。”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 北戶 而北,窮髮之南,靡弗欣懌。”
(2).借指極北不毛之地的國家。《宋書·符瑞志下》:“窮髮納貢,九譯導言。”
“窮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具體如下:
極北不毛之地
源自《莊子·逍遙遊》:“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成玄英疏注:“地以草為毛發,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窮發。”
這裡“發”指草木,“窮發”即寸草不生的荒涼之地,多指北方極寒區域。
借指偏遠國家或地區
如《宋書·符瑞志》中“窮發納貢”,代指北方未開化的部落或國家。
建議參考《莊子》《宋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獲取精準釋義。
窮發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窮”和“發”。
窮發的拆分部首是“穴”和“發”,其中“穴”是指“洞穴”,“發”是指“頭發”。窮發的意思是“頭發稀疏少,像穴洞一樣”。可以用來形容頭發稀少的人。
窮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康熙字典》中。在《康熙字典》中,窮發的字形是以“衣”字上面加一個窟窿的形狀來表示。
在繁體字中,窮發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的确切情況難以考證,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古代的寫法中,窮發的字形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
以下是窮發這個詞的例句:
1.這位老人已經年事已高,頭發已經稀疏如發。
2.别看他年輕,但頭發已經窮發不再了。
窮發的組詞:
1. 窮發秃頂:形容頭發稀疏,最終變得光秃秃的。
2. 窮發寡銀:形容非常窮困。
窮發的近義詞:
1. 稀發:指頭發稀疏。
2. 少發:指頭發較少。
窮發的反義詞:
1. 富發:指頭發濃密。
2. 多蓬發:指頭發茂盛。
【别人正在浏覽】